2024年11月01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张明成
近年来,商都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引导村民利用闲置空地、房前屋后零星地块,因地制宜打造庭院“小经济”,助力乡村“大振兴”。
——精心组织,构建发展格局。按照“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工作目标,引导商都县39415户脱贫户、监测户,推动以庭院经济为主导的“短平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做到县、乡、村三级联动,压紧压实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责任,统筹做好庭院经济微收益。2022年以来,商都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1%。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出台四项奖补办法,年均投入财政衔接资金4000万元。通过“先购后补”“先种后补”方式,全面覆盖脱贫户和监测户,对红芸豆、旱作高淀粉马铃薯、牛羊等种养殖项目,给予“点单式”资金补贴。积极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协助脱贫户获得庭院经济“启动资金”。对接金融机构,创新庭院经济保险,提升庭院经济防风险能力。三是强化技术保障。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技术指导与技能培训,推进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开展培训2个班次,参训人数达300人次。同时,邀请专业农技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及时答疑解惑,解决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本领恐慌”。
——统筹带动,提升发展效能。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庭院经济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持续提供技术服务,争取项目补贴,开辟增收新渠道。一是推进帮扶带动。通过“农技推广+帮扶干部+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组织200余名技术人员入户帮扶,对其房前屋后的大棚种植开展技术指导,并实施全程跟踪服务。2023年,庭院经济发展实现牲畜养殖2.3万头只,蔬菜瓜果种植0.4万余亩,切实提升庭院经济发展效能。二是创新产业带动。采取“因户施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方式,推动形成整村推进、规模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庭院+N”模式,深入推广民宿、采摘等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持续激发农户发展内生动力。三是聚焦品牌带动。认证“三品一标”35个,“商都西芹”被国家认定为地标产品,德义食品打造“粉丝”系列被认定为“名特优新”产品,送心农业葵花籽被认定为“绿色”产品。
——创新引领,提振发展信心。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立足资源禀赋,深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促振兴。基层党组织把抓好庭院经济项目实施作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升服务群众本领的重要抓手,对庭院经济发展前景集体研究、统一规划布局,保障庭院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26万个,212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清理量达到13778.9吨,新增3个人畜分离点,清理禽畜粪污9337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7593人次。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商都县将持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为抓手,立足产业、发掘特色、突出特点,重点围绕庭院经济带动农户增收,探索打造特色产业,推动“庭院经济”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释放新活力,让更多农民享受政策红利,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