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备菜的七个误区

2024年11月08日

在生长、运输等过程中,果蔬表面会附着尘土、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和农药残留,如果不清理干净,可能会进入体内,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将结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提醒,澄清处理果蔬时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准备食材前不洗手。很多人忽略了做饭前洗手的重要性,事实上,人们的双手可能携带各种致病菌,若不清洁干净,就会转移到食材上。因此,在处理果蔬前就应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洗手,至少洗20秒,以确保双手干净。

误区二:叶类蔬菜不去除最外层叶片。白菜、包菜等叶类蔬菜的最外层叶片可能存留更多的尘土和病原体,不容易洗干净。因此,建议大家在清洗之前去除最外层的叶片,方便又安全。

误区三:不处理受损部位。遇到磕碰受损的果蔬,有些人觉得无所谓,继续按常规流程清洗。其实,细菌很容易藏匿在损伤处,甚至进入果蔬内部,直接食用存在感染风险。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发现果蔬有损伤或瘀伤,要先切除受损区域,再进行下一步处理,情况严重的要直接丢弃。

误区四:先削皮再清洗。在处理土豆、地瓜等食材时,许多人会直接把皮削掉,再用水冲洗,以为这样更干净。但是,削皮工具可能将表皮的污垢和细菌带入食材内部,用流水冲也无法完全洗净。正确的做法是,先洗净,再削皮,这样还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此外,清洗草莓、葡萄等水果时,最好不要去掉果蒂,一旦其完整结构遭到破坏,有害物质就容易进入果实内部,带来污染。

误区五:大量使用果蔬洗涤剂。有些人认为,用果蔬专用洗涤剂清洗会更干净,但如果用得太多,导致化学物质未能完全冲掉,残留在果蔬上,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实际上,用流动清水冲洗,并轻柔摩擦果蔬表面,即可去除大部分污染物。

误区六:所有果蔬都只用手洗。对于甜瓜、黄瓜等表面较坚硬、凹凸不平的果蔬,单靠手洗难以彻底清除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建议使用蔬果刷,在流水下擦洗,这样既能将其清洁干净,又能避免洗涤剂带来的化学物质残留。

误区七:洗完直接放在一旁。清洗后的果蔬若未进行干燥处理,时间久了,表面的水分容易滋生细菌。若果蔬洗净后短时间内不食用,可用干净纸巾擦干表面,装在干净的容器中,冷藏在4℃以下的环境中。

除了以上七个误区,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容易忽略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切肉、切菜的菜板混用,可能导致交叉污染,应该分别给肉类和果蔬准备专用菜板,并定期消毒;有些人习惯将肉直接泡在水中解冻,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致病菌容易滋生,正确的做法是将肉类提前放入冰箱冷藏室,让它慢慢化冻,这样既能保持肉的口感,又能避免交叉污染。

据《生命时报》报道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