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钟真君
“人民教师的职业责任和教育使命是什么?就是用爱用心用情去引导、帮助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一名老师,他坚守这份“准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他,就是兴和县店子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习标。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小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从普通的教师成为受人爱戴的校长,从普通群众成为优秀的共产党员,34年如一日,李习标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用一双行走贫瘠山村的脚,丈量了教育的深度与宽度。
三尺讲台,恪守教书育人职责
1990年,怀揣着对教育的梦想,从乌盟师范毕业的李习标来到店子镇石墨矿学校任教。
由于学校教师少,校领导让李习标接手小学五年级数学老师。虽然教小学数学,但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李习标来说还是压力不小。为了能够证实自己可以教好数学,他默默地努力着,当其他老师下班后,校园内还有他给学生辅导的身影;他认真钻研教材和备课,把每一节课都作为实验课来教;他经常主动找老教师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
李习标专注于教育,不仅是把教师看作是职业,而是把它看作是一项神圣而高尚的事业,并从中享受着教育的乐趣。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需要找准自己的方向,进而发出夺目的光芒。”在教学过程中,李习标善于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从中挖掘出“好苗子”。他曾指导班级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活动,所带学生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李习标也被评为“乌兰察布市数学奥林匹克优秀辅导员”。
2003年,李习标又被安排到店子镇中心学校工作。从教34年来,从科任教师到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再到校长,他从未离开一线教学工作,也从未离开过农村教育,那股认真劲着实让人钦佩。现在,店子镇周围几个村的乡亲提起他都说:“多亏李老师的一直坚持,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一个个从店子镇学校走出了乡村。”
大爱无疆,用心丈量教育深度与宽度
一名优秀的老师,对于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影响学生的一生,也影响推动着学校的发展。
“如果没有李老师,那么我家小燕就没有今天……”这是李习标曾经的一个学生吴小燕的父亲说的一句话。2002年,吴小燕因家里穷上不了学,李习标多次家访苦口婆心做她父母的工作,又向学校沟通申请免除了其学杂费,使得吴小燕继续上学。现在,吴小燕已大学毕业多年,其一家提起李习标仍充满感激之情。
像这样的经历,在李习标任教的34年里数不胜数。每年的教师节,李习标都会收到全国各地学生的问候和祝福,分享他们的成功喜悦。这些来自学生的问候和祝福,是他最大的快乐。
“再苦再累也值!看到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来上学,我很欣慰。”李习标平静地说。
有一次,李习标所教班级的一名学生王鑫突然生病。然而,其远在深圳打工的父亲无法联系上,父母离婚后,其母亲又音信全无,王鑫常年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面对孙女的病情,奶奶束手无策。得知情况后,李习标主动联系了当地的医院为其治病,并每天晚上到医院陪护,经过一周的治疗,王鑫痊愈出院。
这只是李习标做孩子成长道路上“守护神”的一个缩影。
“留守儿童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只有向他们的心灵注入知识的阳光,用心血浇灌孩子的成长,乡村教育才能得以跟上时代的发展。”34年来,李习标不知道为多少学生奔跑在乡村小路上,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底,排查失学、辍学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乡村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矢志不渝,擦亮乡村教育的星空
34年来,李习标在不变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他常以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自勉。对于后进生,他一有闲时间,就和其沟通交流。他认为,如果不了解学生,就做不到因材施教,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很困难。
平时对待学生,特别是差生,李习标花的心血最多,付出的爱也更多。如,在作业批改、作文批阅中,他也会想尽办法“以情化人”。“好!进步了!”“书写太漂亮了!真让人羡慕!”“这件事叙述得很清楚,语句通顺,如果是你亲身经历的事会更生动感人。”……每当看到学生被理解认同后满意的笑容,他心里感到格外的宽慰。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李习标特别关心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在他的印象中,2000年担任班主任带的班级,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班级。刘江是转来的一名插班生,刚来时每门功课都在30分左右,性格特别孤僻。经过了解,得知其三年时间从未见过父母,长期以来一直和姥姥生活,因此造成了孩子的不合群。为了让他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李习标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其无私的爱,在他身上寻找闪光点,在班上有意识地对他进行表扬。在李习标的关心下,毕业时刘江的学习成绩达到每门功课80分以上,其还多次在作文里提到“老师,您不是妈妈,胜似妈妈,你关心我胜过妈妈”,看到这些话语让李习标感到十分欣慰。
李习标深知,自己不仅要教授给孩子知识,而且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在一个“阳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根据每个孩子情况的不同,对症下药,让每个孩子开开心心地学习生活,勇敢地面对未来。因此,他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学生与老师亲如一家人。他自己也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获得中国青基会授予的“乡村教育烛光奖”等荣誉。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34个教坛春秋,沧桑了他的面庞,沟沟坎坎洋溢着大爱无疆的深邃。走在店子镇中心学校的校园中漫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岁月的回响之上,以其独有的方式诉说着李习标的“教育生涯”,记录着这位“教育者”的坚守与荣耀。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