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本报记者 张丽娟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锻造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等重点任务,实施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培养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工作思路清、内生动力足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有力破解村干部“选不出”“育不好”“留不住”等问题,激活乡土人才“引擎”。
“我要用所学所长,尽己所能为村民办实事,为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贡献绵薄之力。”简单朴实的愿望,是张倩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与信心。2023年,通过笔试、面试等选拔环节,张倩成为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后备力量,分配到卓资县大榆树乡芦草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她,经过一年的成长与历练,如今已是芦草沟村党支部副书记。
在乌兰察布,像张倩这样的“头雁”后备力量有180名,他们回乡工作,回村任职,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身份,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过硬的人才支撑。
精心“选苗” 孵化“后备军”
队伍强不强,关键看“苗子”。乌兰察布从源头培养抓起,举全力孵化基层后备人才力量——
实施引才育才行动,推动全市各旗县市区制定《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两年计划实施方案》,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切实做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人才回引”计划;
建立健全嘎查村干部结对联系本土优秀人才制度,建立人员信息台账,完成县乡村“信息库、花名册、管理簿”三级登记造册,动态培育嘎查村级后备干部3455人;
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招录本地户籍大学生到嘎查村担任专职党务工作者,作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培养,有意识地交办急难险重任务,锻炼其综合能力与素质。
截至目前,全市已招聘180名“头雁工程”后备人员回村,投身乡村振兴。
既然要选出“好苗”,那选拔标准必定是严格的。首先,明确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标准、资格条件及正负面清单,完善“村推镇选县考察”的选拔培养机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审联查,按照个人自荐、党员群众推荐、组织推荐,村级考察初审、乡镇评估复审、县级资格联审,县级备案的入库程序执行,最终把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具有正常履职条件及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择优选拔,充实到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全面提升嘎查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
精准“育苗” 夯实“成长链”
好干部是选拔出来的,也是培养出来的。
从“育苗”之始,乌兰察布就把“精准滴灌”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建立起后备力量培养动态管理机制。嘎查村每半年、苏木乡镇每一年至少听取一次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汇报,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明确县乡党委班子成员抓乡促村责任。同时,聚焦后备力量实践锻炼,苏木乡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进行“三农”工作理论和农村牧区实用技术等相关培训;确定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力量“1+1”结对帮扶培养,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负责后备力量在村任职期间的管育工作,充分发挥优秀党员“传帮带”作用,帮助后备人选快速成长。
“根据我家实际情况,赵书记为我安排了护林员公益岗位,还鼓励我发展养殖业,现在我养了20多只羊了。”商都县十八顷镇前海子村村民李玉山每每提起赵鹏飞,心里都充满了感激。
2021年,响应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号召,赵鹏飞从商都县委组织部来到十八顷镇前海子村,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几年来,赵鹏飞一直敢于担当、主动作为,高标准、严要求办事,成为“头雁工程”的有力实践者和推动者。
像赵鹏飞一样服务在乡村一线的村级党组织书记还有很多,这得益于当地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决心。
据了解,围绕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明确目标,商都县深入实施村级党组织书记“头雁工雁”,为筛选出的16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定制“固定+特色”培养计划,不仅注重在思想上引领、思路上启发,更注重用创新思维指导实践,用改革思路引领发展。通过采取领导帮带、对口帮扶、跟班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让村党组织书记养成勤思善谋的习惯,把头脑中的“闪光点”转化为行动上的“发力点”。同时,还将“头雁”纳入了“村级导师库”,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开展结对帮带,通过1个强村带动周边N个弱村的“1+N”模式,推动“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增收新路径,不断扩大“头雁工程”的辐射效应。
“通过实施‘头雁工程’,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能力、服务群众能力都得到提升,
他们已成为落实工作的明白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商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清说。
精确“壮苗” 激发“动力源”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乡土人才的茁壮成长势必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用人导向,对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精准画像,把政治立场坚定、能力本领过硬、政策执行有力、工作业绩突出、党员群众满意5项内容作为“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评选命名的基本条件,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100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获评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在岗期间享受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当年评选出的嘎查村党组织或个人还可获得1万元奖励。
此外,全市进一步健全奖励激励、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帮扶救助等举措,加强对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心理、身体、工作和生活状况的日常关心,对于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还可推荐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激励广大农村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干事创业。
“非常荣幸获得‘担当作为好支书’这一称号,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村集体。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们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和务实的行动,努力为村民谋幸福、为乡村谋发展!”卓资县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党支部书记张江波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带领村“两委”班子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如今,在乌兰察布农村牧区的广阔天地,无论是“头雁”,还是“好支书”,他们在乡村成长,在乡村成才,为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贡献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