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消防安全中的“保命秘籍” 你知道多少?

2024年11月13日

本报讯(记者 鲍娜 徐楠)11月11日,记者在中心城区调查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市民的防火意识逐渐提高,大家对消防安全知识也越来越感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是家庭火灾的高发区,使用电器时要特别小心,应该做到人离火灭、人走断电。此外,我们在家还要避免可燃物品堆积,减少火灾隐患。”市民国女士说。

火灾的预防和应对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市民们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时刻注意火源的管理,避免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使用明火或电器。同时,要定期检查电线、电路,防止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如果遇到了火灾,保持冷静、迅速逃生是至关重要的。社区的志愿者经常到我们小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教会了我们如何判断火势和选择逃生路线。逃生时,要尽量避开浓烟和高温区域,要沿着疏散通道或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乘坐电梯。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在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烟雾的吸入。”市民魏琨说。

察右后旗消防救援大队工作人员表示,灭火器作为初期火灾扑救的重要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可以在火灾初期迅速控制火势。而消火栓则是大型火灾扑救的主要设备,了解其操作流程可以在关键时刻为消防队员提供有力的支援。所以,大家应该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消火栓的操作流程。还应该将了解到的消防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刻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环境,发现火灾隐患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记者从察右后旗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遇到火灾的时候,市民一定要记得“后退”,远离火源。如果衣物着火,应迅速采取“停、躺、滚”的方式灭火,即停止奔跑,躺倒在地,滚动身体以压灭火焰。同时,避免用手拍打火焰,以免火势蔓延或手部受伤。对于非衣物起火的情况,如接触高温物体,应立即撤离并远离热源。迅速用大量流动的凉水冲洗伤口,这是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的有效方法。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甚至可达30分钟,以确保热量充分散发。在冲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流适中,避免压力过大损伤皮肤。如果伤口出现破溃或水泡,应避免用针刺破,以免引发感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伤口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轻轻敷在伤口上,有助于进一步减轻疼痛和肿胀。但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冻伤皮肤。在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清创、包扎等处理。

“消防安全保命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只有充分了解并付诸实践,才能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察右后旗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安全宣传员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