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本报记者 云娜 通讯员 张明成
近年来,商都县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福景堂、希森两大马铃薯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N个种植合作社、大户参与”的马铃薯全产业链生产“1+2+N”模式,大力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使全县马铃薯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目前,全县已具备年产5万吨法式薯条、2万吨马铃薯全粉、20万吨精淀粉、1.2万吨营养醋、4000吨粉丝、2000吨即食薯条、3900万个馒头的能力。
加强原料供应保障,降低企业调运成本。2023年制定了《商都县2023年高淀粉马铃薯种植奖补办法》,对种植户使用良种、用工、土地租赁等环节进行补助,发展订单10.5万亩,占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的42%,为淀粉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
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推动马铃薯产品多样化。希森公司产品以种薯、淀粉、全粉为主,为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商都县使用产业集群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带动希森公司投资1800万元,开发马铃薯生浆馒头。目前,项目已完成建设,年产可达马铃薯生浆馒头3900万个。德义食品企业以生产粉丝为主,2023年通过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带动,成功开发出了马铃薯营养醋新产品,目前已完成试生产,即将全面投产。
狠抓招商引资,进一步提升马铃薯加工能力。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铃薯淀粉加工头部企业——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于2023年正式落户商都县,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并完成10万吨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进一步提升了商都县马铃薯加工能力,巩固了产业链条。
商都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商都县将借助成功创建“国家马铃薯全产业链典型县”契机,以巨弘马铃薯绿色小镇为依托,创建马铃薯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与创业创新中心,形成特色马铃薯产品加工集聚园、马铃薯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园、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园、淀粉马铃薯特色规模化种植园、马铃薯种薯良种扩繁生产园,打造多园一体的发展格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