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完善托育体系 带娃难题迎刃而解

2024年12月16日

●老师和孩子们搭建“城堡”本报记者 马佳敏 摄

□本报记者 马佳敏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是不少家庭的“急难愁盼”。面对双职工家庭、老人不能帮忙、保姆费用昂贵等问题时,谁来帮助带娃?如何满足年轻父母的托育“刚需”?成为家长们不得不面临的困扰。为了缓解家长们带娃压力,近年来,乌察布市以“萌宝驿站”为依托,积极探索与构建的托育体系,开启了婴幼儿照护的新篇章。

走进察右前旗萌宝驿站,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阳光轻柔地洒进室内,映照出一片温馨的景象。这里设施完备,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角色扮演区和感统运动区等一应俱全,不仅环境布置巧妙,处处彰显着对孩子们的关怀,还满足了孩子们发育成长的需求,促进孩子的早期发展和益智教育。

“我是小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饭’……”角色扮演区里,马云博小朋友化身小厨师,专注地“烹饪”着美食,还不忘热情地招呼大家:“快尝尝我给大家做的饭好不好吃呀?”可爱认真的模样和期待的眼神,让人忍俊不禁。

感统运动区内,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各种器材上欢快地玩耍,在过平衡木时,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行走,脸上带着紧张与兴奋。主班老师苏日娜说:“通过这些感统运动,可以有效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

王舒妤小朋友和小伙伴们齐心协力搭建房子、“制造”小汽车。他们相互配合,小手忙个不停,小小的积木在他们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作品。王舒妤的家长张宁表示:“把孩子送到萌宝驿站,解决了家中无人看护的难题。孩子来到这里后进步显著,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吃饭也不再需要大人追着喂,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婴幼儿照护服务,不仅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和谐与福祉。为切实保障0至3岁婴幼儿得到普惠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乌兰察布市建立两家萌宝驿站,以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托育需求。其中,察右前旗萌宝驿站于2023年8月22日揭牌,是乌兰察布市首个落地的萌宝驿站。该驿站位于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哈达社区内,采用嵌入式托育服务中心模式,与望京幼儿园实行托幼一体化运行。其占地4496.58㎡,建筑面积3150.55㎡,一楼为社区托育服务中心,二、三楼为标准化幼儿园。这里师生比约为1∶5,今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后,可满足40名婴幼儿的托育需求。

萌宝驿站园长贾俊茹介绍:“托育班是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前的重要过渡阶段。萌宝驿站将托育服务与教育理念、文化相融合,构建了‘健康、安全、温馨、有趣’的托育服务体系,把回应式照护、精细化养育与早期教育有机结合,从孩子们的营养膳食到早期学习,我们都开展科学规范的护理服务,全力促进婴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

除了察右前旗萌宝驿站,位于集宁区虎山街道新城社区的萌宝驿站托育中心也在托育服务方面表现出色。走进萌宝驿站托育中心,这里从大厅到教室均采用暖色系装修,温馨宜人,多样的益智玩具、崭新的托育培训室和功能丰富的实训区等一应俱全,各个区域功能完善且充满童趣。

据萌宝驿站托育中心负责人李鑫焱介绍,该萌宝驿站根据入托幼儿的月龄,开设全日托、半日托、小时托等多种托育便民服务,是以“养育”为主体,“教育”为载体的托育机构。同时配置学前专业的育婴师、营养师及专业的教师团队,以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潜能开发及早期启蒙教育为主,为婴幼儿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同时为每个家庭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和家庭育儿指导服务,让孩子在园内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料,让家长更加舒心放心。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在托育体系建设方面多管齐下,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全力打造护养教相融合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多元化、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蓬勃发展,让普惠型托育服务切实走进家庭。不断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既筑牢了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在幼有所托、幼有所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社会民生保障注入了温暖且坚实的力量。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