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本报记者 李 璟
通 讯 员 孙丽娜 樊佳文
物流被誉为实体经济的“筋络”,紧密连接生产和消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是确保经济顺畅运行的重要纽带。今年以来,为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察右后旗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大力推进物流领域改革,“公转铁”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带来了显著的双赢效果。
在察右后旗贲红火车站,随着一声声响亮的火车鸣笛,隔三差五就会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一列载有58节集装箱的火车。这些集装箱满载着从包头白云鄂博地区装载的原料,经过贲红火车站的换轨和装卸等作业,目前已有1000节集装箱原料被直接运输到察右后旗蒙维、华顺等化工企业。
相较于传统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1000节集装箱原料的运输成本相较于公路运输降低了约10%,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物流成本。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收益。
“我们公司积极响应旗委、旗政府号召,率先实施‘公转铁’项目以来,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也减少了碳排放,为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内蒙古中泰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忠如是说。
据悉,察右后旗立足交通区位优势,因地制宜,以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为契机,大力推进实施“公转铁”项目,实现了主要原料购进和产品输出的全面“公转铁”运输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公转铁”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察右后旗的交通网络,还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绿色的物流服务,标志着察右后旗在物流领域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下一步,察右后旗将继续深化物流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公转铁”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察右后旗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