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王杨
如果我继续在察右中旗工作的话,那么2024年12月20日正好是到任的三周年。但在12月3日,我辞别了无限爱恋的察右中旗、辞别了魂牵梦萦的辉腾锡勒草原、辞别了朝夕相处的同事战友,奔赴了新的工作岗位。
202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25个年头,而察右中旗是我离开老家工作过的第三个旗县、第N个岗位。卓资县三年半,察右后旗四年半。但遗憾的是,离开卓资、察右后旗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几多过往,几多感慨,都留在了无尽的回忆中。回想起来,在这两个地方度过了我的青年岁月,践行了我的人生梦想,留下了我的成长足迹,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不可谓感情不深,或许是那时的我积淀不够、历练不足,抑或是那时的我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未能将这些感悟记录下来。
在察右中旗工作三年,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收获最大、感悟最多的三年。我用工作回馈组织,用真情服务群众,用脚步丈量大地,用镜头捕捉美好,用文字描述感情。我能感觉到我的血脉里已经深深流淌着她的神奇和美丽,我对她的爱已经重重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
察右中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地处阴山北麓,曾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狩猎避暑之地,是蒙古族察哈尔部发源之地,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点将出征之地,是内蒙古大青山绥中抗日革命根据地。
察右中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我国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浓郁的察哈尔部落草原文化、蒙元文化与农耕文化灿烂交融,多民族和谐聚居,是北疆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
察右中旗有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天赐草原。境内的辉腾锡勒草原是世界上保持最完好的高山草甸草原之一,面积600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有着“天然氧吧”“鲜花草原”的美誉。草原上有第四纪冰川期形成的奇特地质地貌和规模宏大的负地形玛珥式火山口群,民间俗称“草原天镜”九十九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观光游览。
察右中旗更有天赋资源,是冷凉蔬菜的天然种植区,产品远销各地;是中国燕麦之都的主产区,“阴山优麦”为家乡代言;红萝卜之乡久负盛名,有“草原小人参”之称;风电之旗名副其实,风光资源丰富,是全国第一个风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的旗县,被誉为“空中三峡”。
其实,察右中旗不仅资源丰富、前景可期,还有四季风光、魅力无限。在我的眼里,最被外地人喟叹的寒冷和大风都是那么美好,正是因为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察右中旗。
察右中旗有一个迟到的春天。
唐人白居易有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题大林寺桃花》)。我觉得用这首诗形容察右中旗的春天再恰当不过了。当前山地区已是丝条垂珠、丹荣吐绿,桃花灼灼、春意阑珊的时候,高海拔的察右中旗仍沉浸在漫漫风雪之中。那种“春天”里的苍凉、幽远、深邃、厚重与前山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五一”假期过后,春天才倏然而至,而且来得猝不及防,几乎在一夜之间大地换绿颜,鲜花处处开,属于察右中旗的“高光时刻”终于到来。我曾和朋友们开玩笑说,察右中旗的春天也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察右中旗有一个短暂的夏天。
就像人们慨叹韶华易逝一样,察右中旗的夏天转瞬即逝,但她的惊艳却无与伦比。而且人们更会把目光集中在夏天的辉腾锡勒草原上。辉腾锡勒草原就是一张察右中旗四季轮回的晴雨表,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草原美景的描述已不可胜数,无论怎样夸张我认为都不过分。但我要说的是,一日一变的草原夏季,在人们的无限赞叹声中悄悄溜走了,立秋一过,意味着草原夏景的又一次轮回,只留下无尽的遐思与遗憾。但是,辉腾锡勒草原的夏天,蓝天白云、绿草鲜花、牛羊马群、风车轮转……给无数游客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察右中旗有一个多彩的秋天。
秋天是最富有诗意的季节,也是色彩最丰富的季节。描写察右中旗的秋景,最绕不开的还是辉腾锡勒草原,初秋时节,蓝天白云下,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花草斑斓摇曳生姿,天空与草原融为一体,更加纯净而明亮,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塞外风光画卷。进入深秋,略带寒意的秋风掠过草原,草浪翻滚,金辉闪烁,静静的草原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与草原相连的那日斯太林场此刻才是最兴奋的时候,白桦林红得热烈,落叶松黄得灿烂,大油松绿得纯粹。远望整个林区,多彩多姿,延绵不绝,生机盎然,一幅浓郁的生态美丽新画卷尽收眼底。
走进沃野良田,所到之处皆风景。二八月乱穿衣,看看那些忙碌的身影,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穿梭在天地之间,收获着希望与未来;看看我们一年的收成,五颜六色的编织袋,马铃薯、贝贝瓜、葵花籽,装点了秋日山乡;成片成片的莜麦茬,林林立立的玉米秆,自由奔放的牛马羊,无不在渲染着这多彩的秋天。
察右中旗有一个漫长的冬天。
国庆长假过后,察右中旗就有了进入冬天的感觉,游客骤减,旅游歇业,喧嚣的草原顿时宁静了,风夹杂着丝丝寒意频频袭来。不经意间辉腾锡勒草原上的一场雪宣告了冬天的莅临。
风大、雪多、寒冷、漫长是察右中旗冬天的主旋律。民间有谚语“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察右中旗的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没有理由,不定时间,不用预约,小风时时有,大风经常刮。这是大自然的无偿馈赠,正是这独有的资源,造就了察右中旗干净优质的空气,空气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5%。风能还转化为经济效益,“空中三峡”“风电之都”由此得名。
天寒日短,不刮风就暖。偶尔一两天的好天气,预示一场大雪的到来,雪后的察右中旗如同一幅洁白的画卷,覆盖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壮丽的冬日美景。辉腾锡勒草原上更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茫茫雪原与庞大的风车群交相辉映,静洁的草原上只有风车转动的呼呼声,站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现代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在城区街道,在农村乡野,大雪带来了别样的冬日生活气息,安静、祥和、唯美。但大雪也有“发飙”的时候,如果遇上风,一场风搅雪就形成了“白毛儿糊糊”,眼前瞬时一片混沌,雪雾茫茫,分不清天地,辨不清方向,行人如果遇上这种天气还会有危险。但风停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高海拔的察右中旗雪后会更冷,有时候会有寒意入骨的感觉,伸出双手用不了几秒钟就会冻得发疼发麻。这就是我所经历过的三个冬天,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这样的场景会在整个冬季轮番上演,差不多到次年五一才会结束。
岁月如长河般流过。三年,就是一条小溪,就是一曲短歌,在人生的道路上既可以一笔带过,也可以浓墨重彩。三年,有一些记忆是虚幻的,一些记忆又是隽永的。察右中旗,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以其厚重的风格影响了我,以其无尽的诗意滋养了我。带着收获与不舍离开,带着向往与期盼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想起察右中旗的点点滴滴,就能唤醒心中的那份存在。
离开察右中旗的这段时间里,我时常会有一种恍惚的感觉,眼前的模模糊糊,远去的历历在目。我的脑海中已经定格了她的山山水水,我的镜头里曾经捕捉了她的精彩瞬间,我的笔触下真情描绘了她的永恒生命。虽然时间在变,但我对察右中旗的热爱不会变。
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所有的过往都是岁月的恩赐。感谢察右中旗带给我的一切,一切的祝福送给我的察右中旗。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