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常晓华
《羊脂球》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成名之作,作品塑造了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上流阶层的富人阔太,以及宗教代表人物修女等形象。作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代表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的10个人同乘一辆马车逃往一个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资产阶级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卑鄙自私和出卖人民的丑恶嘴脸。
羊脂球是一个妓女的浑名,因她长得丰腴,胖得要流油,所以得了这样一个称呼。羊脂球的特殊身份,使人们用有色眼镜去审视、定义她。
在这辆逃往港口的大马车上,分别乘坐着臭名昭著的奸商鸟先生和他的太太;大资产阶级、省议会议员卡雷·拉马东夫妇;省议会议员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两个修女;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和妓女羊脂球。羊脂球是一车人中社会地位最低的。
马车在行驶路上,“沿途没有一家小饭店或小酒店,普鲁士人的迫近和饥饿的法国军队不断路过,把所有的生意人都吓跑了。”使得车上的人饥寒交迫,他们匆忙出逃,没有事先准备食物。就在这个时候,羊脂球拿出了自己所带的美食分享给了他们。一行人当中的三个阔太太,开始时对羊脂球避而远之、不屑一顾,而这个她们口中的所谓下贱女人却在关键时刻给她们救了急。
行至中途,遇到普鲁士军官,对方要羊脂球陪他过夜,不然就不放行。羊脂球虽然身份卑微,却深爱着她的祖国,拒绝把自己出卖给侵略自己祖国的普鲁士军官。因为羊脂球的不屈服,普鲁士军官扣留了她们一行人。于是,这几个富人、阔太、修女为了能让普鲁士军官放行,开始对羊脂球发起侧面的、正面的攻击。
“大家像要攻克一座被围困的堡垒一样,讨论了很长时间,大家商定了各人要演的角色和谈话时要依据的理由,以及需要采取的手段,还部署了进攻的步骤,运用诡计和出其不意的袭击,以迫使这座活碉堡自行开门接纳敌人。”他们各自找出最有力的事例去感化羊脂球,诱骗羊脂球以身效法。
一个老修女说:“很多圣徒都做过一些凡夫俗子眼中看来是犯罪的事情,然而只要这些事情是为了天主的荣耀和众人的利益做下的,教会便会毫不犹豫赦免这些犯罪。”“她从不受神学中决疑论研讨的影响,她觉得亚伯拉罕的献祭是极其简单的事,如果上天一旦下令,她会马上杀掉她的生身父母,在她看来,只要用意是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惹天主不快。”这个戴着修女帽的所谓圣女,表面吃斋念佛,背地杀人越货。信仰之坚定,心肠之狠毒。作者把宗教的伪善揭露得淋漓尽致。伯爵用慈父般亲切的态度和她说话,用他的社会地位和高贵身份强迫羊脂球和普鲁士军官做一次理所当然的“通融”……在这一伙人旁敲侧击、假仁假义的夹击下,羊脂球决定牺牲自己,为他们解围,忍受普鲁士军官的凌辱。与此同时,这一伙人却乐开了花,在充满淫荡的气氛里开着低劣趣味的玩笑,以满足他们禽兽一般的淫欲。
羊脂球解救了这一行人,马车终于重新上路,然而在继续行进的路上,没有一个人和她说话,仿佛没有人看见她,也不认识她,那些太太们又像开始一样唾弃她、嘲讽她、羞辱她,她感到愤恨,也为自己的让步感到屈辱。小说的结尾强烈对应开头,同样的路上,同样的车上,同样的吃东西,然而情景大相径庭。羊脂球因走时匆忙,未想到准备食品,这一伙人却没有一个人给她分吃食物。羊脂球觉得自己被淹没在一片轻蔑当中,这些衣冠禽兽,先是把她当作祭品奉献给敌人,随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无用的东西扔掉。
作者尖锐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自私、伪善、趋炎附势、卑躬屈膝、道貌岸然、冷酷无情的小人们的丑恶嘴脸,他们任意践踏着羊脂球的尊严,在需要羊脂球的帮助时极尽手段,在不需用她时又瞬间变脸。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羊脂球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痛斥了社会对下层人民的不公平,文章在情节安排上,在人物情感、态度、行为上的对比尤为突出,在环境的铺垫上更是堪称一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震撼的印象,使读者为之切齿,为之动容,不得不敬佩大师遒劲凌厉的刻骨之笔。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