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张明成
近年来,商都县凭借“中国薯都”核心种植区的独特优势,在育种、种植、加工、市场、服务5个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构建起种薯育繁推一体化、鲜薯种植基地化、精深加工规模化、仓储营销现代化、农企连接数字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使马铃薯产业迈向高质高效发展新阶段。
2024年8月,内蒙古首个农产品生态数字产业链服务平台——马铃薯全产业链数字化农业平台于内蒙古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上线。该平台由交通银行与上海福景堂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搭建,集成了种植农户线上预约送货、马铃薯收购、收购款结算、仓储物流、销售订单管理、产业链上游农户融资等多项功能,形成了“产供储销”一体化的农产品生态服务体系。
“平台上线后成绩斐然,已完成马铃薯交易1.1万笔,交易量达58万吨,交易金额高达3.8亿元。同时,依托此线上平台,还推出了‘交行20-2-0土豆贷’,为种植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零见面的纯线上贷款服务,单笔贷款最高可达20万元。”内蒙古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汪平介绍。
商都县紧扣现代旱作高淀粉马铃薯这一优势特色产业,与内蒙古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10万吨淀粉加工生产线及年产1万吨马铃薯提取食品级蛋白生产线运行态势良好,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6万元,年加工马铃薯鲜薯能力达60万吨,可生产淀粉10万吨、食品级蛋白3000吨,有力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提效增值。近两年,内蒙古福景堂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与1.97万户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培育出马铃薯营销协会10家、营销大户51家,发展营销人员及农民经纪人2660人,带动3.8万农村常住人口实现增收致富。
目前,商都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5万亩,成功培育出希森薯业、福景堂、德义粉丝等10家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从种薯繁育、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种植与加工环节的紧密衔接以及联农带农的深度融合,马铃薯产业发展态势强劲,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注入了强大动力。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