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引擎 推动察右中旗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07日

察右中旗委书记 高 森

围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察右中旗将聚焦“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察右中旗新篇章。

一、坚定不移增总量、提质量,推动支柱产业升级

市委提出立足支柱产业培育一个千亿、一批百亿产业集群,铁合金、新能源、马铃薯(燕麦)等产业既是察右中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又是当家吃饭产业。因此,要着力培优壮大支柱产业,扩总量、促转型、提效能。

培优壮大绿色铁合金产业。继续做大铁合金产业规模,力争2025年实现产量100万吨,产值达70亿元的目标,加快推动已批复绿色铁合金项目建设,引导铁合金产业向绿电替代、余气余热发电、废渣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发展。

培优壮大新兴产业。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2025年装机规模达450万千瓦,到2027年装机规模翻一番,突破600万千瓦。同时,继续加强对接争取,积极推动大数据产业项目落地察右中旗,实现大数据产业“零的突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优壮大马铃薯(燕麦)产业。开展马铃薯和燕麦良种培育、推广,推动马铃薯年产达75万吨、燕麦原粮产量达3万吨,在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年加工马铃薯10万吨、燕麦4万吨以上;线上线下销售同时发力,推动马铃薯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燕麦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

二、坚定不移抓重点、出实招,深入开展好“六个行动”

开展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首先要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谋划好重大项目,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十五五”规划大盘子。鼓励引导各龙头企业围绕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开展招商,全力支持已落地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强化跟踪服务,加强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产。

开展好助企行动。常态化与企业沟通对接,帮助解决项目落地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快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要严格规范执法,严厉查处选择性执法、乱执法等行为。

开展好就业促进行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鼓励企业和项目优先使用本地劳动力,运行好“零工市场”等就业平台,及时发布用工和求职信息,同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让接受培训的城乡劳动力长本事、能就业。

开展好节水行动。严格限制新上高耗水项目取水许可,推动工业生产环节全部使用中水。积极推行城乡居民用水计量收费、阶梯水价,引导养成节约用水习惯。加强城乡供水管网排查,及时改造修补破损管网,堵住各种“跑冒滴漏”。城镇绿化全部使用中水。

开展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全力推动白永高速建成通车,充分发挥临近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乌兰察布七苏木中欧班列物流基地区位优势,积极招引物流企业来旗建设冷链仓储设施,推动货物中转运输,建设物流中转基地。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蒙薯食品等外贸企业发展壮大。

开展好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加强对察右中旗北疆文化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的研究,常态化开展专题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加强北疆文化建设项目申报实施,阐释好蕴含其中的时代精神和实践价值。广泛宣传察右中旗北疆文化资源和建设成果,在大型节庆、文旅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嵌入北疆文化元素和标识,让北疆文化更有知名度、更具吸引力。

三、坚定不移兴产业、增收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总产量达到2.5亿斤以上。积极招引农牧业龙头企业,培育更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城乡、农旅深度融合,扶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业态,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方面的短板。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落实产业奖补措施,鼓励支持农牧民发展舍饲圈养、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不断深化京蒙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巩固拓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果,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四、坚定不移抓治理、护生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严格落实林(草)长制,实施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开展林草生态建设11.5万亩,积极推进无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助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推动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久久为功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管控措施,确保重点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持续加强水源地环境安全和水质安全监管。强化重点领域土壤环境监管,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抓好固体废物规范处理,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五、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积极创造幸福生活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托京蒙协作搭建平台,推动教师接受培训、跟岗锻炼;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动城乡学校结对开展教研活动,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整合旗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邀请名医来察右中旗坐诊出诊,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城镇综合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提升服务质量,继续推进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养老服务站建设;稳妥推进殡葬改革,有力整治“三沿七区”散埋乱葬。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实施兴隆街东延、西环线北延等4条道路建设工程,配套推进人行道改造,方便群众出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改造提升11个老旧小区,积极申报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持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