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环卫工人清理街边爆竹残渣本报记者 鲍娜 摄
□本报记者 鲍娜
新年钟声敲响,绚烂的烟花在乌兰察布的夜空绽放,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大街小巷,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回荡,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与温馨之中,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欢聚时刻。就在这全城欢庆的时刻,乌兰察布世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在凌晨的寒风里默默走上街头。他们为了城市的整洁,开启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清理爆竹残渣。
除夕夜,热闹过后的街道一片狼藉。集宁区的万达广场、中心广场以及街边商户的门前,爆竹残渣与纸壳堆积如山,红彤彤的爆竹碎屑铺满了地面,宛如一层特殊的“红地毯”。然而,这对于环卫工人来说,却是亟待清理的“战场”。
凌晨3点,城市还在沉睡,街头寒风刺骨。乌兰察布世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3000余名环卫工人迎着凛冽的寒风,准时出现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手持扫帚、铁锹等工具,迅速投身到紧张有序的清理工作中。大家三两成组,配合默契,有人清扫道路,有人清理垃圾箱,还有人徒手将纸壳装上垃圾收集车。每搬运一个纸壳,他们都格外小心,仔细检查是否还在燃烧或冒烟,确保安全后才继续操作。
在集宁区中心广场临街商铺的门前,环卫工人王学清早早地蹲守在街边,等待着“扫红”的指令。今年是她从事环卫工作以来,第3次参与除夕夜的“扫红”任务。“除夕夜是我们一年里最紧张的时刻,‘扫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些炮没燃尽,直接动手会被烫伤。这几年国家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越来越严格,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燃放的时候很守规矩。”王学清说道。
凌晨3点以后,烟花爆竹声逐渐减弱,街道上遍地都是炮渣和大型组合烟花燃尽后的残留物。王学清带领着工友张桂英和刘建华,戴上防寒防烧伤的胶皮手套,拖着绿色垃圾桶沿着乌兰大街一路捡拾。每搬一个大体积的烟花纸壳,王学清都会提醒工友检查烟花是否燃尽,以免烫伤。
刘建华从事环卫工作已有两年,他感慨地说:“以前知道除夕夜环卫工人很辛苦,但自己参与进来才发现,这份辛苦远超想象。大半夜守在街上,冷得刺骨。不过想到人们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能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再辛苦也值了。”
除了3000余名环卫工人的人工清扫,乌兰察布世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还出动了24台机扫车、2台洒水车、2台装载机、27台翻斗车等机械车辆,全力清理市区各广场及商户门前的烟花爆竹残渣。大年初一上午9点多,街道上200余吨烟花爆竹残渣被全部清理干净,城市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