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用实践之光照亮文明前行之路

2025年02月19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张明成

去年以来,商都县始终以群众需求为指引,深度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资源,因地制宜、守正创新,突出县域特色,全力打造活动常态化、服务零距离、居民广泛参与的文明实践发展新路径,让实践的光辉照亮文明前行的道路。

统筹谋划,勇担文明实践使命——

商都县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其列为重点工作,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机构,并召开2024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会议,明确各级工作职责,构建起县委和县政府部署、县委宣传部推进、各单位落实的工作格局。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梳理现有阵地、人员队伍等资源,制定《2024年商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及分工安排》,以及乡镇、村、嘎查(社区)三级重点任务清单与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重点项目清单,确保文明实践工作落实落细。

整合资源,提升阵地服务效能——

秉持“因地制宜、标准规范、功能配套、简约适度”的原则,积极整合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四中心”的优势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各部门数据平台共享、民生诉求征集与办理服务畅通,累计征集并解决理论宣讲、扶老助残、医疗义诊等群众需求200余项。

丰富形式,增强活动实际效果——

去年5月1日,商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了“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理论宣讲、医疗义诊、家电维修、免费理发等丰富多样的便民志愿服务,吸引了300余名群众参与。每逢传统佳节和重要节日,商都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春节期间的“赏年画、过大年”年画主题展,吸引众多小朋友和家长驻足;端午节的“粽香沁人心 浓浓端午情”活动,让群众在包粽子、制香囊、搓花绳中感受传统民俗魅力;七夕节的“携手相濡以沫,幸福岁月长留”系列活动,为青年男女搭建交流平台,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与家庭观。2024年,商都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围绕群众需求,组织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诚信建设、移风易俗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500余场次,惠及群众达13000余人次。

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尚——

将移风易俗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书记讲党课、文明实践宣讲等活动30余场次,发放《节俭办婚礼 文明新婚俗倡议书》宣传单100余份、移风易俗宣传折页900余份。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LED显示屏等宣传130余次,滚动播放“抵制高价彩礼”公益微视频和宣传横幅60余次,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传统美德。同时,还将“移风易俗”纳入“文明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标准,开展“参与文明实践享受爱心超市赠礼品”活动。通过这一举措,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推动“移风易俗”融入日常生活。

典型引领,激发文明实践动力——

强化品牌意识,聚焦理论宣讲、便民服务、敬老爱老等内容,根据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推动文明实践服务从“同质”向“精准”转变。同时,注重全媒体传播,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持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传报道,发布相关活动信息500余篇,不断扩大宣传影响力。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推进,文明已深深融入商都人民的精神世界。商都人民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受益者、实践者与示范者,共同绘就了商都县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美好画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