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市民户外健身徐楠 摄
本报讯(记者 朱旭敏 徐楠)随着春季的到来,天气逐渐转暖,户外健身成为了许多市民的休闲首选。2月26日,记者在中心城区的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看到,无论公园慢跑,还是山地徒步,户外运动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然而,在享受户外运动乐趣的同时,文明健身也成为了市民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集宁区桥西广场,正在随着音乐跳舞的市民李香梅表示:“户外健身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让人心情愉悦。在温暖的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空气,适量运动,真是一种身心的享受。但总有人在健身时随意丢弃垃圾,破坏环境整洁,还有人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在小区里,也有人无视公共设施使用规定,随意占用或损坏器材,甚至随意吐痰,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真的很没公德心。”
记者随后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纷纷表示,文明健身是户外运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保持文明行为,这既是对环境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市民王骁说:“每次户外健身时,我都会带上垃圾袋,确保自己产生的垃圾能妥善处理。这样既能保护环境,也能让其他健身者有更好的体验。文明健身要从自身做起。”
集宁区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做到文明户外健身,市民首先要时刻牢记保护环境的责任,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不污染水源,让每一次健身都成为对自然的呵护。
在公共场所健身时,市民要遵守秩序和规定,不大声喧哗,不随意占用公共设施,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同时,要尊重其他健身者的权益和感受,共同营造和谐友好的健身氛围。
户外健身过程中,市民还要时刻关注自身安全。使用健身器材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按照正确方法操作,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同时,要及时检查和报告器材损坏情况,以便相关部门及时维修更换。
作为户外健身的参与者,市民不仅要做到文明健身,还要积极传播文明健身的理念,通过自身言行和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文明健身的行列中来,共同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集宁区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表示:“户外健身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也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让文明与运动同行,共同创造更美好、和谐的健身环境。”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