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本报记者 王丽宏 通讯员 戎国风
走进商都县长盛工业园区,塔吊挥舞着长臂,工程车辆穿梭往来,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奋跃向上、活力迸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2004年,由商都县人民政府牵头,斥资30亿元建设的长盛工业园区在七台镇破土动工。建园前,这片区域还是一望无垠的黄土地,荒无人烟。然而,随着长盛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开启了商都县奋力谱写工业新篇的生动实践。
经过十年的发展,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如今,园区内绿树环绕,柏油路纵横交错,厂房有序运转,物流繁忙,原本荒芜的土地已成为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
2014年,长盛工业园区正式建成,凭借着夯基建、稳运行、抓招商、促升级的“逆袭密码”,长盛工业园区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2024年底,园内工业企业已达95家,其中规上企业42家,这些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成为推动园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园区工业总产值也在逐年递增,2024年,42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约79.9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4亿元。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1家,年产值15.6亿元,上海蓝天福景堂、希林薯业、美国蓝威斯顿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发展,高效带动了周边农牧业的稳定发展。
铁合金产业作为推动长盛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创下了不俗成绩,其中两家铁合金企业实现产值32.49亿元,同比增长109.2%。
走进新太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高温熔炉熊熊燃烧,橘红的铁水在炉内翻涌,散发着炽热光芒,工人身着厚重防护服,手持工具,精准操作。
新太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主要从事高碳铬铁产品的冶炼生产,公司年产量高达9万吨,产值6亿元。
据公司总经理魏向阳介绍,新太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碳铬铁,广泛应用于不锈钢、耐热钢等钢铁生产领域。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优势之一,2024年公司将原有1×25500KVA硅锰合金铁矿热炉技改为1×33000KVA全密闭高碳铬铁矿热炉,并建设1×16㎡竖窑及其相关的附属辅助设施,配套余气余热综合利用设施,技改后实现年产高碳铬铁6.5万吨,回收的矿热炉煤气除自用外,剩余煤气全部用于商都县新太发电项目使用。
长盛工业园区负责铁合金项目的经理杨东杰介绍:“铁合金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才,提高了铁合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园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样,在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生产车间,工人们熟练地卸料、检验,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据介绍,翔福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注册资金6亿元,公司现有年产1.8万吨石墨化产品、4万吨负极材料成品线。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
杨东杰表示,通过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园区内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正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两到三年,园区锂电负极材料产能将达到40万吨以上,到时园区将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
为确保园区内项目的顺利推进,园区管委会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服务团队,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023年,旭阳集团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一体化项目落地长盛工业园区,但是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周围的农用高压电网影响了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情况后,园区管委会立即着手解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管委会副主任张庆利笑着说:“解决高压电问题需要迁出并更改线路,管委会努力争取财政资金360多万元,迁移更改线路300米,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让项目加快推进。”
服务更好、效率更高。园区管委会每天都会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项目立项、选址和土地办理等前期手续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后,第一时间指派专人领办代办,助推项目顺利进行。
2024年,入驻园区的恒力水泥公司贷款出现问题,管委会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协调,管委会副主任张庆利多次与多家银行沟通,最后帮助达成协议,成功为恒力水泥公司贷款200万元。恒力水泥总经理武丙林感激地说:“在管委会的帮助下,公司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实现了正常运转。”
在项目服务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园区7个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结,开复工率达100%,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入园落户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20.29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进一步丰富了园区的产业业态,提升了园区的产业竞争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11个入园落户项目立项手续办结率100%,开工项目8个,开工率94.4%,到位资金6.09亿元,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站在新的起点上,长盛工业园区将持续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新材料产业,全力打造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优质园区,为乌兰察布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