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内蒙古在航天强国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2025年03月21日

刘彩霞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

嫦娥奔月、羲和逐日、敦煌飞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这些神话故事不仅表达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也充满了对宇宙和星辰的向往。如今,“神舟”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系统、“鹊桥”中继通信卫星、“天问”火星探测器、“羲和”太阳探测卫星……这些以神话中的名称命名的我国航天事业的国之重器,成为彪炳史册的永恒丰碑,都与一个名字关联,它就叫内蒙古。

2013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指出:“踏上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荣和梦想的土地感到很高兴。”当一个地区与国家的荣誉、民族的梦想相关联时,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感党恩:甘做航天事业的坚实基石

我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筑牢了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底线。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主席说:“出兵朝鲜,我想了3天;搞不搞原子弹,我想了3年。”毛主席一锤定音:我们已经争论了很久,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在看来,国防尖端技术不是上马下马的问题,而是如何加紧进行的问题。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尖端武器搞出来!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说话就不算数。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有了“两弹一星”,世界格局为此改变。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从大洋彼岸来中国访问;1974年,邓小平出席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名正言顺地站在了联合国的讲台上。

内蒙古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为航天事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支持,内蒙古是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1958年,额济纳旗人民为支持国防建设,主动迁出水草丰美的牧场,为东风航天城的建设让地。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枚地对地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艘神舟飞船等。这些成就不仅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基础,更彰显了内蒙古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草原,作为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返回器的主着陆场,因其开阔的地形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成为航天器返回的理想之地。自1999年以来,17艘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返回器均在此安全着陆。这些成功实践不仅体现了内蒙古在航天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更彰显了内蒙古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中的关键作用。

听党话:一声令下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

内蒙古与航天的缘分,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支持东风航天城建设,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三易其址,牧民让出水草丰美的牧场,支持祖国的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当时归巴彦淖尔盟管理)建设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东风航天城,后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1958年5月12日内蒙古党委作出决定:额济纳旗(旗所在地)向北移140公里,以支援国防建设。

1958年5月至9月,额济纳旗机关和农牧民陆续搬迁,党政军民紧密配合,260户1100多名牧民,7万多头(只)牲畜从水草丰美的好牧场转移到了黑河下游,迁出了军事禁区范围。故土难离,但是面对祖国的需要,额济纳各族农牧民义无反顾地把世代居住的6万多平方公里牧场奉献给了国防事业,艰难困苦中谱写了我国国防建设史上一次伟大的搬迁壮举。额济纳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让出最美草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航天梦。

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主着陆场,是中国最重要的航天着陆场,又被称为“功勋着陆场”。自1999年以来,圆满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十一号飞船的搜索回收任务。并确保了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平安回家。

四子王旗的牧民们为飞船能落在自家草场上而骄傲。牧民们说,在外地穿着蒙古袍向别人介绍“我是来自神舟飞船降落的地方”时,一下子就被人记住了,那一刻感到无比骄傲。当说到参与回收任务的辛苦和草场的碾压,他们觉得那都不值一提。只要党和国家有需要,四子王旗的草原和人民随时都准备着。

从内蒙古额济纳旗三易旗府,让出最好牧场为航天,到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牧民主动退出,守护神舟飞船安全回家。内蒙古各族人民全力支持我国航天事业,书写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守卫国家安全、建设航天强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跟党走:传承航天精神赓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事业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领域之一。在新时代,内蒙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一条主线”、“两件大事”、“五大任务”,将航天精神融入区域发展的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

航天事业是国家事业,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事业。内蒙古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将航天精神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结合。各族干部群众每一次为航天任务保驾护航的行动,都生动诠释了航天精神中“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内涵。进一步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在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内蒙古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推动了内蒙古在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育种等领域的突破。同时,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也为内蒙古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了契机,提升了内蒙古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始终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传承航天精神,以落实好“五大任务”、办好“两件大事”为使命担当,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赓续奋斗,为实现航天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委党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