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本报记者 朱旭敏 刘佳鑫
国家医保局近日更新医保药品目录,并通过数字化手段为老百姓架起一座“明白就医”的桥梁。随着新政落地,参保群众最关心的莫过于两件事:哪些药能报销?怎么查药品的医保身份?令人惊喜的是,这些问题如今动动手指就能解决。
市民张景涛想给孩子购买感冒退热糖浆,他第一时间打开“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找到医保服务功能,根据分类内容找到感冒药,屏幕立刻弹出各种针对感冒的药物名称,并清晰标注医保报销类别。“以前对这些药物报销类别一无所知,现在三秒就能查得明明白白!”张景涛说。
记者在体验“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后发现,只需要输入具体药品名称,点击搜索,即可了解药品是否在医保目录范围内、所属药品分类以及具体报销类别等详细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药品分类”或“医保报销类别”进行筛选,非常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目录内的药品清晰标注了报销类别:甲类药品如同医保“基础款”,涵盖感冒冲剂、消炎药等常用药,参保患者使用时能全额报销;乙类药品则像“进阶版”,包含部分高价药或创新药,需先自付一定比例再报销。这种“双轨制”设计既保障了基本医疗需求,又为高端治疗保留了政策弹性。
此次目录调整不仅扩容了药品清单,更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了服务跃迁。从普通人对药物“一无所知”到“秒查药品身份”的蜕变,背后是医保服务理念的迭代升级。市民只需在微信平台输入药品名称,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医保分类信息,如同给每盒药贴上了“智能标签”。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