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郭宏霞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丰镇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聚焦高端化升级,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能够为工业高端化提供新动能。
实施铁合金矿热炉密闭化改造。丰镇市积极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全面实施了“三个一批”和“五化改造”行动,全市共17家企业48台矿热炉进行全密闭改造、9家企业实施余气发电项目、11家企业20台矿热炉和1台精炼炉全部拆除,年降能耗213.5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5.25万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坚持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加强铁合金新工艺与节能研究,建成全球首台大容量全密闭锰硅合金直流矿热炉,并已稳定运行一个月;推动内蒙古王远实业有限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建立“铁合金绿色发展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开展铁合金节能减排工作;乌兰察布市铁合金科技创新研究院在丰镇市内蒙古新太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头、大学科研院所支撑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联动新机制,使铁合金产业在“高智绿”发展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在推进科技突围工程中实现了新突破。
聚焦智能化转型,数实融合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途径。丰镇市坚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性、引领性工程,以数字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建设了智慧园区“5G+”智慧数字云平台,对112家企业经济运行、能耗和安全应急管理等6项内容进行实时监测,为工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擎。实现铁合金企业炉前机器人作业,9家企业安装33台出炉机器人,100%的铁合金企业建设有对矿热生产指标进行监控的中控室,近60%的合金企业建设有可实现全厂区监控的大型中控室,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和低能耗制造,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下一步,丰镇市将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引领铁合金工业流程零碳和低碳再造和数字化转型。
聚焦绿色化发展,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丰镇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延链补链,建成了吉铁100万吨合金-吉炭12万吨高功率石墨电极-瑞志煤化工17.5万吨甲醇年产值达百亿元的循环利用产业链,形成了铁合金、炭素、化工相融合的科技创新型、资源整合型、综合利用型产业集群;打造了普源20万吨锰硅合金-普泽15万吨矿棉废渣循环利用体系;形成了以三爱富万豪公司为龙头的氟化工产业集群,成为自治区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丰镇循环经济开发区获评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全方位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可持续发展。
大力培育绿色工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遵循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以绿色工厂培育为基础,以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培育为支撑,优化政策环境,加大企业绿色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激发企业绿色制造的内生动力,发挥绿色制造标杆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构建以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目前,共培育自治区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
用足用好绿电供给优势。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绿电使用比例,不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标杆值。2024年11月,全区首个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绿色供电项目成功投运,该项目建设新能源装机80兆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兆瓦,风电装机容量50兆瓦,同时配套电化学储能装置,项目新建线路长度33千米,为配套用电负荷企业内蒙古王远实业有限公司直供约84兆瓦的清洁电能,约占其用电量30%。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能源结构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进一步提升生产企业用电绿色化水平,助力工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丰镇市将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和诚信建设,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着力培育千亿级铁合金产业集群、百亿级氟化工产业集群,在闯新路进中游上取得更大进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丰镇新篇章。
(作者单位:丰镇市委党校)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