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本报记者 赫雨田
“这位同学,你画的星球上这些颜色都代表什么?”“红色代表我对祖国的热爱,白色代表纯洁的心理,绿色代表保护植物、爱护环境,黑色是不开心时会有的一种心情,是不太舒服的情绪……”日前,在兴和县福瑞小学里,一位留守儿童用稚嫩的声音向志愿者介绍着自己的画作。
3月21至23日,由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承接的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社区青少年“伙伴计划”示范项目——“伙伴领航站”青少年陪伴辅导服务,走进兴和县多所小学和社区,面向青少年开展辅导服务。
三天时光里,10余位志愿者通过亲情陪伴、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讲座、读书分享会、法律知识小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口。
“这些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但受条件制约很难走出去看一看。协会整合全市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弥补了现有资源的不足。”兴和县团委副书记李燕红介绍,伙伴计划项目开展以来,兴和县团委与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已经合作36期,从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为全县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带来关爱。
赵鹏是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的创始人,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公益事业。2013年末,为了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赵鹏与几个朋友注册了乌兰察布志愿者协会,开展关爱青少年公益项目。
“2014年初,在一次公益活动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留守儿童缺少过冬御寒衣物和课外阅读书籍,当时就想帮助他们。”赵鹏告诉记者,2014年起,他们为集宁区新华街小学、卓资县北完小学、察右中旗西街小学等9所学校打造爱心阅览室,捐赠图书25000余本。同时发起“孩子请让我温暖你”暖冬项目,目前已为36所学校1320多名留守儿童发放了价值169800元的过冬物资。
除了物质上的帮扶,协会还组织发起了“2·17爱一起”计划,通过“临时家庭”的形式为留守儿童进行点对点的心理辅导。截至目前,该项目开展活动27场,共有1144名志愿者组成“临时家庭”,陪伴572名留守儿童共度欢乐时光,累计服务时长8808小时,累计投入资金18万元。
然而,关爱青少年公益项目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协会的发展,一系列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当时,不论是助老助残、关爱困境儿童和青少年,还是大型赛事保障,凡是志愿服务我们都在做,导致协会资金不足、难以支撑。在多方考察后,我们决定削减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赵鹏坦言,“在项目抉择时,大家一致同意要留下关爱困境儿童和青少年项目,将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自2018年起,协会先后承接了“守望成长”农村牧区留守儿童项目、内蒙古“青年爱里”项目、“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项目、“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项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青春社区”服务项目等,并积极引导更多专业的青年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奉献爱心,带给小朋友们更多的关怀,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下转第四版)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