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本报记者 张国欣 郝建国
实习记者 候佳乐 翟辉
在殡葬行业这片承载着生命重量与情感温度的领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职业之名,默默架起生者与逝者之间的桥梁,用敬畏与坚守书写着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他们就是灵车司机,用默默付出护航人生“最后一公里”。
孙小军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殡葬综合服务中心的一位有着13年从业经验的灵车司机。初入行时,孙小军面对的是社会认知的偏见与家人朋友的质疑。“当时很多人觉得这份工作晦气,甚至刻意疏远。”他坦言,朋友们都劝他换一份工作。但孙小军却觉得,工作没有高低贵贱。
“如果非要说灵车司机和其他行业的区别,那就是灵车司机不仅全年无休,而且必须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电话来了,不管你在哪儿,在干什么,都照样得出车。”孙小军说,半夜出车是常有的事。
回忆起刚从事灵车司机工作的时候,孙小军坦言也会害怕:“有一次运送遗体结束后,有一个香炉被放在遗体箱里了,车一起一停就发出响声,当时吓得我都想跳车逃跑了……”
13年的职业生涯中,五名大学生车祸离世、新婚夫妇返程遇难等惨痛记忆孙小军仍记忆犹新。“在非自然死亡中,拉的最多的就是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遗体。大家日常出行要遵守交规,千万不要把生命当儿戏。”孙小军说。
因为见多了生离死别,孙小军愈发觉得生命可贵,这也让孙小军更深刻体会到职业背后的价值:“每个生命都值得被郑重对待,这份工作不仅是职业选择,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
“开车要慢一点,不仅是出于安全考虑,也能使家属再多陪伴一程;开得要稳一点,避免急刹车、颠簸等可能会影响逝者仪容的因素,让逝者走得更安详。”孙小军表示,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都传递着人文温度和对生命的尊重。
“我们送别的是逝者,抚慰的是生者,这份工作承载着生命的尊严与希望。”孙小军一语道破殡葬从业者存在的意义——他们用敬畏之心为生命画上句点,用无声的陪伴让告别变得温暖。在他们的故事里,不仅是职业的坚守,更是对生命最深沉的敬意。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