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学生参观广西自治区博物馆 新星小学供图
本报讯(记者 朱旭敏 实习记者 候佳乐)3月30日至4月5日,集宁区新星小学组织学生前往广西省南宁市良庆区,开启为期7天的“南来北往·集庆有余”研学之旅。
此次研学活动源于2024年底南宁“小沙糖桔”研学团在集宁开启的冰雪研学之旅,是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的延续。此次研学团的行程围绕南宁当地历史与非遗民俗文化、生态绿城体验等文旅资源,以“人文+生态+科技”为主线,串联非遗体验、科技实践、地质探索三大主线,让“小土豆”们在真实场景中实现跨学科成长。
抵达首日,恰逢广西“三月三”,学生们穿上当地服饰共享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节日盛况。在民歌湖畔的主会场,学生们沉浸式感受壮族歌圩、竹竿舞等民俗文化,与良庆区的小朋友们交流、游戏,在美丽的民族歌舞与绚丽的民族服饰中领略“三月三”节庆的独特文化。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土豆”们参观了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中,学生们欣赏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了解古代贸易技术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对广西文化发展脉络有了完整的认识。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制作壮锦冰箱贴,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学生闫鸣洋表示:“亲手制作非遗工艺品,让我们对民族文化多了一份敬畏与自豪。”晚上,师生们一齐品尝五色糯米饭以及柠檬鸭等当地美食,在烟火气中体会广西饮食文化的多元交融。
之后的几天,学生们来到五象汽车广场,探秘汽车城;爬上青秀山,参与环保活动;夜观萤火虫,感受自然魅力。在新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了学习卫星影像的判读方法,让学生直观、清晰感受技术发展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爬上王城独秀峰,老师结合课文《范进中举》,深化大家对课本中提及的科举制度的认识,把课本带到现实,让学生们在旅途中收获知识。
乘船沿漓江而下,在黄布滩观景位,孩子们兴奋地举起纸币,纸币背面的漓江山水与眼前的青峰游船重合。当课本里的象鼻山矗立在眼前,学生们连声赞叹,纷纷与身后的美景留念。返程路上,学生们虽然疲惫但依然互相交流着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彼此分享途中留下的美好瞬间。亮晶晶的眼睛中,盛满了短暂旅途中山川河流、人文科技带给他们的新奇回忆。
新星学校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双城”为经纬,将文化传承、科技探索与生态责任融入研学行程,让教育在山水之间自然生长。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行走课堂”的模式,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根、有识、有担当的栋梁之才。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