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李非非
我曾在一个访谈中看到,作家蔡皋打理的楼顶花园,绿意盎然、花团锦簇。原来真正的诗意并非远在天涯,而是凭借着草木光阴,把细碎日子磨出沉香。每天太阳一探头,蔡皋便伸出双手迎接太阳,和煦的阳光落在了她手里,也落在了花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她时常坐在凌霄花架下,静静地观察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她在这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花园,“种”出了一本本书,一幅幅画。她看残荷的涅槃,看树藤的环绕,看竹葵的生长。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花园都给了她答案。蔡皋以一颗闲适之心,真正地把生活过成了诗,把琐碎织成了繁花。
看了作家蔡皋的恬淡生活,让我不禁想起了元代的散曲家张可久。他一生仕途不顺,时官时隐,历经世事后,情归山水。茅草屋内,张可久正沉浸于诗书之中,一旁的茶炉里煮着茶,春水在翻滚跳跃,案几上还摆放着他新酿的松花酒。与诗书作伴,与茶酒为友,朴素而简单的生活,却满是惬意。于这寻常的“闲”光景中,张可久吟出了生活至真至美的意趣。
就像张可久一样,散文家梁实秋也能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人间至趣。我读《雅舍小品》时,得知他称之为“雅舍”的居所,是一个地势荒凉的半山腰小屋,屋内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蛇虫鼠蚁常常肆意出没。风至如凉亭,逢雨则滴漏。即便如此,他依然会在深夜抬头赏月,看苍穹碧落;在雨天推窗展望,观细雨绵绵。闲暇时,梁实秋或对弈于棋局,或挥毫于纸上,或沉浸于书卷,或钻研于美食。兴之所至,便邀三五好友,聚于陋室,品茶谈天,举杯对酌,惬意非常。正是梁实秋这份闲适心境,让清苦的日子酿出了陈酒般的回甘。
在这春日暖阳、微风徐徐的午后,困意如同藤蔓悄然攀爬。我泡上一杯茉莉花苞茶,花苞从杯底旋转着升腾而起,仿佛是穿着白纱的舞者。片刻之后,蜷缩的花苞如同被唤醒般缓缓绽放。我轻啜一口,余香悠长、沁心提神。在这久违的闲暇时光里,顿觉悠然自得。
当心灵拥有了栖息之所,岁月便如同一首悠长的诗,每一个字符都跳动着欢愉,每一个章节都写满了恬淡。拥一份闲情,寻一份雅趣,任时光荏苒,我自向阳而生,步履不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