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赫雨田
通 讯 员 吕 韦 郑宇成
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连日来,集宁区春耕备耕工作正在火热推进。
在马莲渠乡霸王河村的新久农业专业合作社,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掀开大棚保温卷帘,只见黄瓜、尖椒、小圆菜等种苗整齐地排列在育苗床上,工人忙而有序,育苗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个月前育苗工作就开始了,这些苗主要用于村里种植户做实验,从中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黄瓜、尖椒、小圆菜等蔬菜品种。今年,我还准备种50亩水晶萝卜和抱头白、30亩小圆菜,主要用于出口韩国制作泡菜。”集宁区新久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常建新告诉记者,今年,他还引进了十几个西红柿新品种,目前正进行试种实验,成功后将进行大面积推广。
为确保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集宁区农牧水利局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针对性指导,提醒种植户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做好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工作。
“今年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春耕春播,但病虫害发生的隐患也相对较大,我们会及时提醒广大种植户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控。”集宁区农牧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技术员于宏海说。
当前,正值马铃薯脱毒苗繁育的最佳时节。走进内蒙古民丰马铃薯研究院,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实验室、智能温室、试验田里,浓浓的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脱毒、检测、鉴定、育种的研发,让马铃薯的种植走出完美的“第一步”。
在马铃薯培养室里,一排排玻璃瓶整齐摆放在培养架上,瓶中的马铃薯脱毒苗在营养液的滋养下,长出细长的根须和茎秆,逐渐吐露出娇嫩的绿芽。工作人员正在仔细观察种苗的生长情况,整个过程稳而有序,为马铃薯种高质量生产把好第一道关。
内蒙古民丰马铃薯研究院院长朱艳慧介绍:“近期,公司各生产部门已经陆续开始春耕备耕准备工作,5月初,实验室培育出的脱毒苗将陆续移栽到温室,在温室网棚再生产出原原种,通过整个生育期的管理,这些原原种将为马铃薯的大田种植提供种源保障。”
春耕备耕的号角已然吹响,集宁区处处洋溢着生机活力,政府部门用心护航、农技工作者倾囊相授、广大农民满怀热忱,一幅人勤春早的春耕备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