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文/本报记者 张丽娟 图/本报记者 郭小燕
四月的风,裹挟着春日的暖意。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在书架上,长短相间、明暗相融的光影线条为这片静谧镀上一层跃动的色彩。
新时代社区图书室里传来阵阵欢笑声,社区工作者王义霞正绘声绘色地为社区幼儿园的孩子们讲读绘本故事《起床的好办法》,孩子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同一时刻,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阅览室内,青年干警雷涵正沉浸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字里行间,专注研读,认真做着笔记。从街巷阡陌到机关楼宇,从童声稚语到执法新锐,这个春日,全民阅读的蓬勃脉动在乌兰察布愈发清晰。
社区书屋:
方寸之间,蕴满文化温情
走进集宁区新时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间80平方米的图书室格外引人注目,原木色的书架上,各类书籍整齐摆放,黑白相间的屋顶设计,仿佛是白昼与黑夜的对话,更像是纸张与油墨的交融。
2018年建成以来,这间小小的书屋已累计藏书6万余册,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成为社区居民汲取知识、滋养心灵的“文化家园”。
书屋虽小,却功能完备。为方便居民阅读,社区对书籍进行了科学分类:政治理论读物摆放醒目,方便党员群众学习;科普书籍旁配套实验器材,激发青少年探索兴趣;儿童阅读区色彩明快,《十万个为什么》《小巴掌童话》等图书吸引孩子们驻足。四岁半的冉冉正捧着《种星星画报》看得入神,“我最喜欢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稚嫩的童声里满是对阅读的喜爱。
新时代社区不仅打造了优质的阅读环境,更注重阅读体验的深化。定期举办“科普小课堂”,利用图书室的科普实验器材,邀请学校老师指导孩子们进行水、电与磁、太阳能等实验。
“孙子每次来做实验都特别开心,在游戏中就能学到知识。”家住新时代小区的李奶奶对此赞不绝口。
“书屋的创建初衷旨在满足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构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区文化生态。在运营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阅读对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为此特别策划推出系列主题活动。”新时代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彦荣介绍道。
通过举办“倡导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社区”主题活动,打造知识交流平台,将热爱阅读的老年人聚在一起,邀请大家共同品味书香;开展“书香飘万家 共筑强国梦”亲子阅读活动,利用以书换蔬、家庭朗诵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爱上阅读;同时,倡导家长每天抽出半小时与孩子共同阅读,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又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这些多元化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书屋的服务内涵,更形成了以阅读为纽带的家庭教育支持体系,有效促进了书香家庭建设与社区文明发展。
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今天,新时代社区书屋依然保留着纸质手写登记的老传统,翻开借阅花名册,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借阅记录更像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延续,“这位妈妈是书屋的常客,几乎每周都来借书,她的读书时间也是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这个北京的小朋友,每年假期来爷爷奶奶家,都会到我们这里借书。”图书管理员指着《双城记》《复活》《朝花夕拾》等书籍的借阅记录,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
书架前专注的身影,活动中会心的微笑,登记册里温暖的笔迹,在这里织就一幅“书香社区”的生动图景。
暮色四合,墙面上“知识以阅读开始”的红色标语依然醒目,“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力量在此刻也愈发厚重。
机关阅览室:
二十四小时“充电站”激发奋进力量
傍晚时分是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阅览室最美的时候,霞光从西面的大玻璃窗洒入,为整齐排列的法律典籍披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庄重的《民法典》条文注解、厚重的《中国民事诉讼裁判规则》系列论著、翻阅痕迹明显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汇编》在光影交错间更显深邃。
窗边的长桌前,几位法官助理正埋首案卷,对照法典勾画批注,眉宇间透着专注,翻动的书页,笔尖发出的沙沙声,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一旁的布艺沙发上,书记员杜敏翻看着学习资料,为专业考试做准备,现磨咖啡的醇香从不远处的操作台飘来,桌上的绿植与鲜花也静静地享受着这份静谧。
“工作之余,我们都爱来这里翻翻书、‘充充电’,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提升业务能力。”干警雷涵说。
2023年升级改造后,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阅览室成为集“藏、借、阅、研、休”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阅览室,划分为阅读区、电子阅览区、休憩区等多个空间,整体环境温馨舒适。同时,为满足干警们多样化需求,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新华书店,不断丰富、更新藏书,现有图书4000余册,涵盖政治、法律、人文、历史、生活百科等多个领域,并接入“最高人民法院数字图书馆”,提供5大数字资源、6大特色专区及16个专题法律图书库,实现线上线下阅读无缝衔接。
“我们平时借阅工具书居多,尤其是司法解释、案例分析和裁判指引,对审判工作帮助很大。”审监庭法官李恩昊指着书架上厚厚的专业书籍说道。一旁的图书管理员正将归还的《人民法院案例选》放回原位,她笑着说:“实务类书籍借阅率一直都很高,常常供不应求。”
在乌兰察布市中级人民法院,这间24小时开放的阅览室既是干警的“法律智库”“充电站”,也是他们提升思想觉悟、职业操守的“精神港湾”。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阅览室内响起琅琅书声——“晨读时刻”已成为司法人的自觉行动,融入每位干警的职业生活中。
书香氤氲间,法律条文与人文哲思交织,严谨的法理与鲜活的案例碰撞。在这里,干警们不断提升自我、积蓄能量,以学促干、以干践行,为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图书阅览室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阶梯,也是城市文明的沃土。近年来,新华书店在定制书单、图书配送、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社区、机关提供精准服务,打造便捷的阅读空间,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乌兰察布市新华书店综合业务部工作人员王琛说道,目前,由新华书店协助建设的阅览室数量正逐年增长,阅读的种子在全市遍地生根发芽。
如今,在乌兰察布这片土地上,从社区书屋到机关阅览室,全民阅读正以涓流不止之势书写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壮美篇章。
春深日暖,读书正当时。让我们以书为伴,以读为乐,共同绘就绚丽多彩的全民阅读风景线。
2025年4月23日,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特殊意义的日子,为何选定在草长莺飞的四月?我想,或许是因为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而书籍恰是人类文明永不凋零的精神绿洲。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书籍以其独特的精神品格与自然春色交相辉映。它们既如新绿般孕育无限可能,又似春日般传递温暖力量。
当你捧着心爱的书,坐在暖暖的春光里,感受到的是一种与自然共鸣的美好。与春天对话,心灵也在阅读中舒展、生长。
古人云:“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其实,真正的阅读不应囿于特定时日。对于热爱阅读的你而言,每一天都值得被书香浸润,每一刻都能在文字中遇见美好。在这个知识触手可及的时代,我们更应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心灵在字里行间获得永恒的春天。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