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朱旭敏 实习记者 翟辉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和手段实施诈骗,近期,NFC陷阱、投资诈骗、网络算命等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少人因此遭受了财产损失。
NFC陷阱
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10厘米内进行数据交换,常被用于刷公交卡或快捷支付等场景。但需要警惕的是,已经有骗子盯上了这个便捷功能,将它变成偷走银行卡存款的“提款机”!骗子通过诱导受害者下载恶意软件,获取手机控制权,利用NFC功能绑定受害者的银行卡,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盗刷。短短几步操作后,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就可能在眼皮底下被刷走。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客服”来电,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务必核实其真实身份,尤其是涉及改签、退款等敏感信息时。平时要慎用NFC功能,避免随意通过NFC功能进行陌生支付操作,谨防被盗刷。如果NFC功能不常用,请在设置中关闭。有任何要求打开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操作均应高度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报警处理。
投资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证券客服或投资专家,以“内幕消息”、“小额返利”为诱饵,诱导受害者线下取钱、购买黄金,再通过网约车、“货拉拉”等方式投递到骗子指定的位置。这种“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网约车投送”的诈骗手法更复杂,骗局更隐蔽。
警方提醒: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广大市民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能力。同时,不要幻想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高额返利诱惑千万别贪,线下托运现金、黄金全是诈骗。涉及大额现金、贵重物品交易时,请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务必要仔细核实订单信息的真实性。
网络算命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寻找心理和精神上的慰藉,人工智能看面相、专业软件看指纹、生辰八字算运势等网络“算命”悄然流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的焦虑心理,通过看面相、算八字、测风水等方式,以预测命运、化解灾祸、破财消灾、转运等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科学理性看待命理运势,切勿陷入迷信诈骗陷阱。要认清网络算命的迷信本质和诈骗风险,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大师”。同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凡涉及“破财消灾”“付费改运”等需要付费的,都是骗子。发现被骗及时保存聊天、转账记录并拨打110报警。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