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适量点餐不浪费 “光盘行动”成市民就餐新习惯

2025年04月23日

市民适量点餐 本报记者 朱旭敏 摄

光盘行动提示牌在餐厅随处可见

本报讯(记者 朱旭敏 左慧敏)“您一共4位用餐,点的菜有点多,建议先去掉两个,不够再加,避免浪费。”近日,在中心城区一家餐厅,张祥和几位朋友点餐时,服务员礼貌地提醒道。张祥欣然接受建议,去掉了选中的两道菜品。张祥表示:“以前请客吃饭,总觉得菜点少了没面子,剩下一堆菜也不在意。现在大家更注重节约,‘光盘’反而成了餐桌上最有面子的事。”

记者在该餐厅内看到,随处可见“光盘行动”“节约粮食”“文明餐桌”等内容的宣传标语,时刻提醒客人理性消费,营造文明就餐氛围。餐厅服务员也积极化身节约倡导者,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并鼓励打包剩余食物,让文明用餐成为新潮流。某饭店负责人李晓东说:“我们餐厅从一开始就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号召,不仅在显眼位置张贴宣传标语,还在顾客点餐时主动提醒适量点餐,避免浪费。现在,越来越多顾客主动要求打包剩余食物,这说明‘光盘行动’已深入人心,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光盘行动”不仅是对粮食的珍惜,更是一场关于合理饮食的健康变革。在倡导“光盘”过程中,市民逐渐意识到,合理饮食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许多餐饮企业推行 “光盘”时,注重菜品营养搭配,推出低脂、低糖、低盐的健康菜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既避免浪费,又让顾客品尝多样菜品。

记者采访发现,除餐厅外,“光盘行动”在校园里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普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亿利东方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食堂优化供餐模式,依据学生反馈调整菜品口味和分量,避免因餐食不合口味或分量过多造成浪费。此外,我们还安排老师和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员,互相提醒、监督,共同践行‘光盘’。”

在家庭餐桌上,市民同样开始注重膳食平衡,根据家庭成员口味和食量精心制定菜单,做到既不浪费又满足大家口味。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节约粮食的美德传递给下一代。家长李丹说:“在我们家,节约粮食一直是重要家规。每次做饭,我们都会根据大家食量定量做饭,确保不浪费一粒米、一棵菜。孩子现在也很懂事,吃饭主动把碗里饭粒吃干净,还会提醒我们别浪费食物。”李丹的孩子小柠檬也认真地说:“妈妈告诉我,浪费粮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要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所以我每次吃饭都尽量吃完,还监督爸爸妈妈不剩饭剩菜。”

从餐厅到学校,再到家庭,如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已融入市民工作生活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乌兰察布已蔚然成风。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