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慧:在阅读中成长

2025年04月23日

□本报记者 马佳敏

在乌兰察布市图书馆的书架间,工作人员孔祥慧的指尖轻轻拂过书脊。这看似寻常的动作,承载的不仅是纸张的质感,更是她与书籍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这位热爱阅读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用书籍搭建起自我成长的阶梯,并将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

孔祥慧对阅读的热爱,源于童年时期父亲带回家的小人书。“第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美画面和文字,带我走进了一个奇妙世界。” 回忆起儿时的阅读经历,她的眼神中依然充满欣喜。随着年龄增长,家中订阅的《读者》《青年文摘》等期刊,持续滋养着她的精神世界,也让她在毕业后毅然选择报考图书馆岗位。

从2018年踏入呼伦贝尔市图书馆,到2023年来到乌兰察布市图书馆,孔祥慧已在图书馆行业深耕7年。这份工作不仅让她接触到海量书籍,更帮助她完成了自我蜕变。“曾经我性格内向,不擅长表达。是阅读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学会独立思考,也敢于与人交流。”通过阅读,孔祥慧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学会了从书中汲取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阅读带来的改变,也让孔祥慧萌生了帮助他人的想法。在一次走进贫困小学的活动中,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触动了她。了解到乡村孩子缺乏阅读资源后,她联合各方力量发起 “读书漂流活动”,希望为更多孩子打开阅读之门,用书籍拓宽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碎片化阅读流行的今天,孔祥慧坚持深度阅读的习惯,已伴随她多年。“保持阅读热情的关键,是找到真正感兴趣的书籍。”她对书籍有着强烈的分享欲,这种热情推动着她不断探索新的阅读领域。

谈及世界读书日最想推荐的书籍,孔祥慧选择了地方文献《集宁战役》。初到乌兰察布时,正是这本书让她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书中对集宁战役的详细记载,不仅加深了她对第二故乡的了解,更让她找到了文化推广的方向。在一次读书分享会上,她以这本书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乌兰察布的历史故事,引发听众共鸣,并在全区公共图书馆业务竞赛中获得佳绩。

“阅读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连接人与人的心灵,传承城市文化。”孔祥慧表示,今后,她将继续以图书馆为阵地,让更多人感受阅读的魅力,在书香中收获成长与温暖。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