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本报记者 王锦鹏
通 讯 员 张斐宇 孟令海
在察右中旗镶蓝国际酒店院内,一排排新能源充电桩整齐排列,充电枪垂挂在充电桩一侧,时刻准备为到来的电动车辆输送能量。每个充电桩上都贴着醒目的二维码,车主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进入操作界面,简单几步操作,就能为车辆开启充电之旅。这些充电桩充电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精准满足了社区居民和周边群众的日常充电需求,为居民的绿色出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居民赵威满脸喜悦地分享道:“以前充电桩数量少,每次充电都得排队等候,特别耽误时间。现如今,家门口就有充电桩,既方便又快捷,半个小时就能充满电。”
今年以来,察右中旗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将新能源充电桩建设视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技术赋能、提供精准服务,让“小充电桩”成为撬动绿色出行与民生福祉的“大支点”。
截至目前,察右中旗已建成新能源充电站10处,充电桩33台,配备充电枪66个,能够同时满足不同类型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这些“家门口的能量站”,不仅有效缓解了车主们的充电难题,更凭借“即到即充”的高效服务,让绿色出行从“理念倡导”真正转变为“生活日常”。
充电桩的高效稳定运行,离不开电力系统的全链条赋能。察右中旗供电局建立了“超前介入+全程跟踪”的服务模式,针对充电桩建设需求,提前开展电网规划和配套工程建设,真正做到了“设施未建、电力先行”,确保用电接入快速、顺畅。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充电桩建设推广力度,对充电桩进行定期检修、精心维护,确保充电桩始终保持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同时,争取早日实现绿色出行全覆盖,更好地满足和服务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察右中旗供电分公司经理徐磊说。
小小充电桩,惠及大民生。察右中旗将充电桩建设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通过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协作、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力加快项目推进速度,让绿色出行的福祉惠及更多群众。与此同时,让“民生动能”逐步转化为低碳发展的“绿色势能”,推动察右中旗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