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5年04月25日

□本报记者 卢丹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计之要,是万千百姓的殷切期望,也是乌兰察布一直关注的民生大事。从全国两会,到自治区两会、全市两会,关于教育的议题均被摆在突出位置。在我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细致的工作要求,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清晰方向。

京蒙协作 助力教育发展

为了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全方位提升我市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主动对接北京市教委、学校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高位推动、资源共享、能力提升、组团帮扶、双向交流等形式,开创京蒙教育协作新局面。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便是其中一个生动的实践案例。

“这结构不稳,得重来!”“我觉得可以尝试换一种连接方式,也许能解决问题。”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创新素质班,看到孩子们一改往日坐在课桌前听课的方式,围在操作台前你一言我一语,一边激烈地讨论着,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里的器械,设计、组装、拆卸……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参加的是Make X-Challenge乘胜追击项目,比赛全程没有图纸,从设计到搭建能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都得靠团队自己摸索。比赛采用红蓝对抗的形式,特别考验创意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3班学生冀昶璟介绍道。

冀昶璟有着丰富的参赛经验,提起机械常识、战局分析,他总是滔滔不绝。“希望我们能通过不断学习,在国际挑战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冀昶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除了Make X-Challenge项目设备,学校还配备了太空车、乐高积木、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专用设备,为学生进行更广泛的实验和实践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凭借特色办学理念,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教育部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的考量是多维度和深远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领域创新的重视和对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前瞻布局。我们通过邀请高校人工智能专家和教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讲授,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并通过实际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和社会影响。”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执行校长孔建军介绍,下一步,学校将以教育创新为核心,用好京蒙协作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培养和教育资源整合,积极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校企合作 推动产教融合

一技在手,终身不愁。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走进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只见学生们正专注地听着老师讲授汽车构架理论知识。在教室一旁的空地上,几辆新能源汽车被吊架悬在空中。在实操课上,学生会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这是我们与包头轻工职业学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企业订单班’,通过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比亚迪公司工作。同时,也能为我们当地储备新能源汽车安装、运维、销售等方向的技术型人才。”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中心主任刘烨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与行业顶尖企业携手共建产业学院,现已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央广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联想工程师产业学院、天途无人机产业学院。此外,学校还将与海康威视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华中数控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北方陆港建设‘一带一路’产业学院。”刘烨表示,通过引入产业导师和企业优质先进的技术资源,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实操技术,为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当前,人民群众对于“上好学”和接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区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自治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的关键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市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目标,聚焦全面育人工作,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化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京蒙协作,强化教育数字化赋能,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