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本报记者 吕沛璇
惠风和畅,春和景明。走进察右前旗草莓植物工厂,只见一排排立体种植架上,鲜美的草莓正在“科技豪宅”中惬意生长。这里没有泥土的芬芳,却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不见农人弯腰劳作,只见智能设备有序运转。
这座由四维生态科技公司打造的“草莓梦工厂”堪称现代农业4.0版本的典范。走进厂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6层高的立体种植架,每一株草莓都在空中享受着“VIP待遇”:LED光源模拟最适宜的日照光谱,智能环控系统24小时动态维持着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养料和水分通过滴灌系统精准送达至每一株根系。
“选择乌兰察布,看中的是这里的‘天时地利人和’。”植物工厂负责人王红介绍道,“政府提供的农业创新补贴让企业‘轻装上阵’;当地凉爽的气候使工厂降温能耗直线下降;优惠的工业电价更是助植物工厂降本增效。”
“这个项目不仅是农业技术的革新,更是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察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办公室主任温馨介绍,通过创新的“五变模式”,草莓植物工厂正在全面激活农村发展动能:将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带动7个村集体保底增收356万元;农闲时节变创收旺季,已为130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务工人员年增收2万元以上;把传统农田升级为直通商超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带动周边150余户果蔬种植户增收;通过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向特色小镇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与传统农业相比,这里的草莓种植堪称“科技革命”。其突破自然条件限制,无需依赖土壤和阳光,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作用下通过400多个传感器采集数据,对温湿度、光照度、营养供给等20多项关键参数自动精准调控。就像给草莓请了个“AI保姆”,让它们365天全天候处于最佳生长状态。草莓的口味、色泽、体量、营养成分等均可实现人工调控,凭借其卓越品质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消费市场。
据悉,草莓植物工厂是目前四维生态科技公司种植体量最大的基地,年产能达140吨,亩产量是传统农业栽培的15至25倍,产值是传统草莓生产的50至80倍,年产值可达1400万元。工厂主打四个“明星选手”:红草莓“香野”口感酸甜、肉质稍脆;“越秀”口感偏甜、清脆多汁;白草莓“粉玉1号”和“粉玉2号”口感偏甜、肉质软糯。
每当有订单下达,经过智能分选系统筛选出的特级果,将通过冷链物流送往北京、上海各大高端商超、烘焙店和餐厅。“我们的草莓不用洗就能直接吃,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办公室零食新宠。”拣选车间的负责人笑着说。
“这个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温馨补充道,“下一步我们将把这种‘植物工厂+乡村振兴’的模式推广到更多领域,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