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四子王旗:草绿风起放纸鸢 味美情浓漫草原

2025年05月06日

游客在“章鱼阵”下打卡拍照,近距离感受风筝的独特魅力。本报记者 郭小燕 摄

美味羊杂唤醒味蕾。

形态各异的风筝向风起舞,“筝”奇斗艳。

□本报记者 卢丹

5月的格根塔拉草原,新雨初霁,牧草青青氤氲着水汽,灰蓝的天穹似一张未着浓墨笔的画布,清透而静谧。风势渐起,一只8米长的鲜橙色章鱼风筝舒展触须,扶摇直上,在浅灰色的“画布”上肆意舒展、灵动游弋。

5月2日,乌兰察布四子王旗首届草原风筝节如约而至,来自五湖四海的风筝爱好者与游客汇聚于此,怀着对自由的向往,共赴一场与风的浪漫之约。

“大家一起用力拉绳!”在风筝主题表演区内,中国风筝协会雄安新区风筝队队员正齐心协力将一只只风筝送上高空。

“这次活动,我们带来了‘章鱼阵’、35米的大滚筒、熊猫抱竹等特色风筝。这些都是我们队里颜色最绚丽的风筝,就是希望给大家奉献一场精彩的风筝表演。”雄安新区风筝队成员王红匣告诉记者,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地势开阔、风力稳定,是放飞风筝的绝佳场地。为了保证风筝顺利放飞,风筝队还提前根据不同风力情况制定了多种放飞预案。“这次的风筝节将持续三天,每天都会有精彩的风筝表演。特别希望大家来到现场,近距离感受风筝的独特魅力。”王红匣热情地向大家发出邀请。

话音未落,橙色的章鱼、靛蓝色的鲸鱼、红黑相间的蜈蚣等色彩斑斓的大型风筝徐徐升空;骏马造型的风筝也跃入天际,肆意驰骋;一列骆驼风筝在空中悠然“漫步”,随风起伏……百余种形态各异的风筝上下翻飞、装点了天空,灿烂了春日。

不够尽兴?那就亲自去放飞属于自己的风筝。一旁的亲子主题活动区热闹非凡,工作人员正在为排队的游客发放免费的风筝材料包。

“小朋友,你要可以涂色的风筝还是可以放飞的成品风筝呀?”桌前,8岁的张欣欣选择了空白的风筝,和妈妈在一旁的桌面上开始了DIY涂鸦。排在她身后的张宇泽小朋友选择了可以直接放飞的成品风筝,简单地组装后,张宇泽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放飞区体验放飞风筝,身旁的母亲一边举着手机一边告诉孩子放风筝的要领,镜头里满是儿子奔跑的剪影与漫天飞舞的彩色风筝。

“我第一次参加风筝节,趁着假期,带家人一起出来游玩,跑一跑,跳一跳,心情放松了很多,而且离家也不远,今天玩得很开心。”张宇泽妈妈说道。

当体力在奔跑和欢乐中耗尽,一场舌尖上的草原美食盛宴等你来品尝。

循着诱人的香气来到草原美食区,帐篷前,游人如织,队伍排成长龙。

炭火上,烤全羊滋滋冒油,金黄的油脂滴落,香气瞬间弥漫;铜锅中,羊杂汤热气腾腾,醇厚的汤汁裹着鲜嫩羊杂,暖胃又暖心;烤炉上,烤土豆酥脆作响,焦香与绵软的口感令人欲罢不能……

“好吃又好玩!简直不虚此行!”来自北京的游客王楠面对着镜头难掩兴奋。她告诉记者,正是刷到四子王旗文旅短视频平台上的草原风筝节盛况视频,才与朋友趁着假期自驾而来。谈及后续行程,她眼中满是期待:“还想去乌兰哈达火山转转,听说那里的活动更精彩,准备好好体验一番!”

活动期间,四子王旗风筝大会暨旅游推介会同步举行。会上,四子王旗向多家旅行社全方位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并现场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加强与旅游业界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四子王旗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以风筝节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与草原风光相结合,打造特色文旅体验。活动不仅有精彩的风筝表演,还准备了地道的草原美食和丰富的民俗体验,希望游客既能感受非遗魅力,也能领略四子王旗的独特风情。”四子王旗联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臻玥说道。

暮色渐沉,最后一只风筝缓缓收线落地,跃动的篝火渐渐熄灭。格根塔拉草原褪去白日喧嚣,重归万籁俱寂。四子王旗,这片既见证着“神舟归来”的荣耀时刻,也镌刻着“纸鸢寄情”的浪漫诗篇的广袤草原,正于浩瀚星空下静默守候,期待与远道而来的你相遇。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