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城管蓝”: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2025年05月09日

□本报记者 鲍娜 徐楠

在察右前旗,有这样一位基层工作者,他的人生轨迹在“橄榄绿”与“城管蓝”间切换,始终不变的是刻入骨子里的责任担当。他叫曹小龙,既是察右前旗城管局新区路灯所所长,也是平地泉镇十号地村驻村第一书记,他用行动诠释着基层干部的初心与使命。

3月28日中午,春寒料峭,积雪未完全消融。结束路灯巡查的曹小龙驾车返回单位,行至御湖绿都小区东门时,一声闷响引起了他的注意。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人神色焦急,一旁倒在血泊中的孩子头部血流不止、昏迷不醒。曹小龙迅速将车停稳,快步上前查看情况。

“当时情况紧急,我第一时间轻掐孩子人中,帮助他恢复意识。”曹小龙回忆道。他想起在医院神经内科担任护士的妻子曾叮嘱过,颅脑损伤患者不能随意移动,以防窒息。于是,他用裤子垫起孩子头部,脱下制服为其保暖,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伤情与位置。救护车抵达后,曹小龙协助医护人员将孩子送上担架,还全程陪同前往医院,配合完成各项检查。直到孩子家属赶到,浑身沾满血迹的他才悄然离开。

后来,得知孩子因脾破裂、脑出血急需高额治疗费,曹小龙主动在“水滴筹”平台捐款,并积极转发求助信息。在他的带动下,短短几天就筹集到22万余元善款,帮助孩子顺利完成治疗。“看到孩子转危为安,脾脏也保住了,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曹小龙说。孩子家长多方打听后,带着锦旗找到这位救命恩人,激动地表达感谢,曹小龙却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军人的本能,也是党员和基层干部的责任。”

这样的善举并非偶然。自2018年担任路灯所所长以来,曹小龙每天早出晚归,走遍辖区每条街道。他推动老旧钠灯更换为节能LED灯,使主干道亮灯率从91%提升至99%,辅路亮灯率从85%提高到95%,切实保障了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曹小龙在十号地村扎根三年,走访全村342户人家,绘制出详细的“民情地图”。他为村里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发展庭院经济,推动成片田流转。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人均收入三年增长54%,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从城市路灯的守护者,到乡村振兴的领路人,从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到日常工作的默默坚守,曹小龙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