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件古代科技瑰宝亮相乌兰察布科技馆

2025年05月14日

●浑象 实习记者 翟辉 摄

●市民观看地动仪实习记者 翟辉 摄

本报讯(实习记者 翟辉)近日,乌兰察布科学技术馆正式推出中国古代科技展。此次展览以“探索千年智慧,感悟科技传承”为主题,精心设置天文、机械、建筑、军事、井盐开采及科普活动六大展区,通过60余件(套)展品,系统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体验。

步入天文展区,古朴大气的古代天文仪器令人眼前一亮。在大型浑象装置前,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驻足观看。“妈妈,这个圆圆的像地球一样的是什么呀?”面对小朋友的疑问,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这是古代的浑象,相当于现代的天球仪,它依靠水力驱动,能与天体同步运转,古人通过它可以随时了解当时的天象变化。”类似这样的互动场景,在展览期间频频上演。

机械展区内,天平式温度计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件展品利用木炭和羽毛对湿度变化的不同反应,巧妙地实现空气湿度测量,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文明中的智慧创造。

建筑展区以榫卯结构为核心,通过不同类型的模型,生动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却坚固耐用”的工艺特色。观众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触摸,真切感受到传统营造技艺的精妙。

军事展区陈列的投石机、弩机等古代兵器,不仅展示了古人在战争技术上的创新,更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古代军事科技的发展水平。在井盐开采展区,通过模型复原和图文介绍,系统呈现了中国古代盐井开采、卤水提取等技术流程,让观众了解到古代民生科技的重要成就。

除静态展示外,展览特别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在科普活动区,科技鲁班锁、鲁班球、活字印刷等互动项目深受欢迎。榫卯结构体验区内,观众可以亲手拼接不同类型的榫卯模型,在实践中感受这一传统技艺的神奇魅力。“这样的展览很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也让我们深受启发,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家长郭涵在参观后表示。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中国科学技术馆推动优秀科普展览资源共建共享的巡展项目之一,展期将持续一年,每周三至周日面向公众开放。乌兰察布科学技术馆工作人员表示,举办此次展览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公众对古代科技成就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未来,科技馆还将围绕此次展览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古代科技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