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国优计划”教研实践基地落地集宁一中

2025年05月20日

本报讯(记者 李璟)5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与内蒙古集宁一中就共建北京理工大学“国优计划”教研实践基地达成协议。双方将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联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实践、联合开展教学创新与课程开发、支撑师资培训与教师进修等方面开展重点合作。

合作协议明确了合作范围、目标、权利与义务,双方将共同打造人才培养、教育研究、成果转化一体化实践平台,探索“教育研究-高端智库-创新实验室-实践基地-数字平台”相结合的“全链条教师培养”模式,构建“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培养体系。特别是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和实践方面,北京理工大学将发挥智慧教育领域专业优势,支撑内蒙古集宁一中开发和应用智能教学系统和个性化学习平台,提供面向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应用技能教学和培训,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将科学、信息、数学、语文等学科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支持内蒙古集宁一中开展教育实践应用、教学创新、师资培训与教师进修。双方将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库及教学平台,合作设计教学方案,形成教学成果奖申报案例,共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机制,开展心理评估及干预,面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开放课程资源。

据了解,“国优计划”旨在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选拔培养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北京理工大学作为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将选派“国优计划”毕业生到内蒙古集宁一中开展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通过真实教学实践提升“国优计划”学生培养质量,依托高校优秀研究资源促进内蒙古集宁一中开展高质量教研活动,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各方面的交流互通,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