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智慧广电:让1.3万户农牧民告别“信息孤岛”

2025年05月20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金鑫

从草原深处到农家院落,一根根光纤织就“信息天路”,一个个基站架起“数字桥梁”。近年来,化德县持续推进智慧广电网络建设,让1.3万户农牧民告别“信息孤岛”,在乡村振兴路上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化德县长顺镇二登图村,村民曹海兵在家中一边通过电视观看各类节目,一边用手机实时查看着羊群动态。

“现在网络挺好,不仅能看本地台,还能远程监控养的羊,非常方便。”曹海兵高兴地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化德县广电历时7年打造的1500公里光缆干线,如同银色血脉贯通全县6个乡镇、86个行政村。

“我们不仅要送信号,也要送服务。”中国广电化德分公司技术员张申平正在调试设备,并向记者演示了“电视政务厅”功能。该功能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保办理、社保查询等多项便民服务。

“我们独创的100G波分全光网,相当于给每个村建了条信息高速公路。现在最远的自然村也能看100多套高清节目,上网速度比城里还稳。”张申平向记者介绍说。

截至2024年底,化德县累计光纤入户8000余户,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43个。随着“四级贯通”工程启动,2025年将实现自然村光纤全覆盖。同时,正在建设的智慧物流体系,让本地莜麦、冷凉蔬菜、牛羊肉等特产48小时直达京津冀餐桌。

“我们要让每个家庭都成为信息时代的受益者,让草原儿女在数字浪潮中踏浪前行。”中国广电化德分公司经理孙飞虎说。

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在智慧广电的助力下,化德县正书写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