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这一举措不仅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关键,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课后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探索优化策略。
一、课后服务现状与问题剖析
目前,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作业辅导和自主阅读上,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求。从师资力量来看,部分学校师资配备不足,专业教师短缺,尤其是在艺术、体育等领域,影响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二、优化策略探索
1.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在巩固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学科拓展课程。例如,组织开展数学思维拓展活动、趣味数学活动等;开展语文阅读与写作拓展课程、创意写作等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艺术教育,学校可以组建合唱团、绘画社团等,定期组织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重视体育锻炼,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田径等比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制定明确的课后服务目标,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兴趣特长等,并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课后服务方案,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后服务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投入课后服务工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课后服务效果。
3.加强家校合作与沟通
学校定期向家长汇报课后服务的进展和成果,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收获。主动向家长征集对课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改进方案,增强家校互信。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家长和教师分享经验和心得,促进共同提升。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学校或地区的课后服务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课后服务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的实施,我们有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明德小学 王春霞
王达吉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