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筑基 科技赋能 文化铸魂——乌兰察布“三核驱动”擘画城市新图景

2025年05月29日

□本报记者 云娜

文明是城市内在的气质,展现城市魅力;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助推城市进步。近年来,乌兰察布坚持筑牢城市文明之魂,以人民为中心厚植城市文明之根,通过教育筑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推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养持续提升,让文明之风浸润城市每一个角落。

教育提质强根基 赋能文明助跃升

2024年8月20日,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电脑公开派位在集宁区第二中学举行,共有4所公办初中参与,52名学生派位成功。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新生入学随迁子女电脑派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电脑派位按照“属地管理”和“两为主、两纳入”原则,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有公平、同等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

“孩子小学毕业该上初中了,电脑派位公开、透明,特别好。”家长梁艳高兴地说。

教育是映照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乌兰察布通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教育质量,切实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还增强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教育动能。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乌兰察布构建了“初中以旗县所在地寄宿制为主、乡村联办为辅,小学以城镇小学和乡村寄宿制中心校为主”的义务教育办学格局,切实满足城乡学生教育需求,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畅通校长、教师交流通道,重点引导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在城乡间、校际间合理流动;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各类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电脑派位或摇号录取”等制度要求开展招生工作,确保招生过程透明公正。

积极建设弱校扶持项目。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教育补贴、实施免费教育和低收入家庭教育补助等措施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深入推进南开大学托管帮扶丰镇市一中项目和市直优质高中帮扶旗县薄弱学校项目,推进集宁一中、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乌兰察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帮扶旗县高中项目。(下转第四版)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