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本报记者 孙国俊 通讯员 张蜀雁
在四子王旗,有一位“农机战士”在农牧业机械推广的战线上默默耕耘了32个年头。他深耕家乡农牧业机械的推广与培训工作,将农机推广的热情播撒在每一片田野、每一条田埂上。他,就是四子王旗农牧和科技局农牧业机械推广中心主任吴立华。
5月25日清晨,还未到上班时间。记者走进四子王旗农牧和科技局农牧业机械推广中心办公室,只见前来咨询办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的农民们围坐在一起,吴立华耐心细致地讲解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并为符合要求的农民办理相关手续。
“你需要办理什么农机的报废更新补贴?”
“我想办理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报废更新补贴。”
“这个收割机是哪年的?你是不是本旗户口?按照国家政策要求12年以前的农机才能进行报废更新补贴。”
“这个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太好了,又是一件办到农民心坎儿上的大实事。”四子王旗吉生太镇中号村村民付和平高兴地说,“我今天办理了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报废更新补贴,能领取2万元的补贴钱。”
“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为农民办理好这项业务,切实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吴立华边工作边说,“这几天正值农忙时节,农民都忙,所以我们早早来给他们办理完,他们也能回地里干活。”
说话中,吴立华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说:“才九点多,正好,能去张万仓的地里看看土豆种得咋样。”记者跟随着他匆忙的脚步,一起驱车前往大黑河乡大设进村的马铃薯种植大户张万仓的马铃薯基地。
“张哥,咋样?快种完了吗?”看着田地里来回穿梭的农机,各司其职忙碌的人们,吴立华边摆手边喊道。
“小吴过来啦,挺好挺好,明后天就全种完啦。”张万仓说。
“农机具用着都趁手吧?没有毛病吧?有事儿你及时给我打电话,可不能耽误农忙。”吴立华问道。
“好用,好用,放心小吴,农机具质量好售后也好,再加上你们常态化的检查维修,哪能有啥毛病了。”张万仓高兴地答道。
谈话间,张万仓对记者讲道:“小吴非常敬业,总是早出晚归,长时间在田间地头忙碌,他将专业农机知识同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确保先进的农机技术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经常给我们讲解科学种田知识,对我们的生产帮助很大。”
吴立华自工作以来,便扎根基层,与农户打交道成为他的日常。他的耐心细致和一心为民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农户们的广泛认可。四子王旗福红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福俊,在合作社成立初期面临诸多困难,这时吴立华主动向其提供农机检修、保养、维护等技术指导,还协助刘福俊申请各类政策补贴,为合作社的稳健发展铺平了道路。
“小吴对我们农民非常好,真的像对待亲人一般,所以大家有点大事小情,都愿意找他,只要他能办到的,从来都不会让大家失望。”刘福俊感慨道,“国家出台各项惠民政策,他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办理,真的很贴心也很暖心。”
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吴立华,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深入农牧民生产一线,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利用自己所学先后与同事发明了“自动化农业碎土除石一体机”“电磁阀控制装置”“移动式羊用产床”,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希望能以科学方式减轻农牧民的生产难题,切实提高生产效能,进而提升生产收益。
30多年来,吴立华除了做好农机具推广、农机驾驶员考试、农机核验、深松整地、残膜回收等日常工作,还会定期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集中宣传、业务培训等工作,切实将科学种田理念与技术传授于农民,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凭借其出色的工作表现,吴立华屡获殊荣:“全市农业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个人”;他参加的内蒙古自治区“食葵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本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项目”荣获“农牧业丰收一等奖”……
面对荣誉,他谦逊地表示:“自毕业以来,我一直在农业生产一线致力于农机技术推广和机具引进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深知只有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才能推动农业生产的稳定高速增长,进而提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我仍需不断学习,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