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9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高蓉
又是一年高考时,笔锋所至,心之所向。
6月7日,阳光灿烂,体感舒适,我市12226名高三学子迎着晨光踏进考场。心中坚定的梦想、墙上跳动的秒针,皆化作笔尖的笃定,这场以笔为剑的“战役”,将为青春写下庄重的注脚。
诗词楹联送考
当晨露熠熠生辉,高考考场外,家长老师诗词楹联花式“送考”,职能部门全力护航、爱心组织暖心服务、社会各界倾情助力。一个拥抱、一束鲜花、一次击掌……家长老师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鼓励与祝福;着装气势、拉横幅、喊口号,各类助考机构为考生们加油打气!
“笔耕不辍为高考,雁塔题名耀门楣”“逐梦高考志凌云,披荆斩棘勇向前”“挑灯夜战为高考,一朝成名天下闻”……一幅幅诗词联赋,是鼓舞士气的励志语录,更是社会各界对考生们的殷殷祝福。
“风雨兼程,只为今朝一搏,高考加油!”身穿红色旗袍、手捧鲜艳花束的考生妈妈们,用勇敢热情的方式为孩子们助阵,希望他们能取得好成绩。
“笔落千钧金榜定,今朝折桂步青云,祝考生们金榜题名!”集宁一中榆树湾校区、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的送考老师们拉起横幅,拍着考生们的肩膀、或叮咛嘱咐、或反复强调,只希望孩子们沉稳应战,超常发挥。
“以笔为剑,披荆斩棘!”“不负努力,不留遗憾,不畏考验,奔赴山高海阔的明天!”各类助考机构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红色绶带默默陪伴考生。
“静音行动”护考
考生奔赴考场之际,考场外悄然兴起一场“静音革命”,全社会积极响应“静音降噪,为考生筑牢‘隔音墙’”的倡议,折射出新时代护考理念的蜕变。
集宁一中考点执勤的交管大队九中队交警巩昊说:“往年这时候我们最繁重的任务之一就是疏导校门口送考生的车辆,防止发生道路拥堵,耽误考生进考场。但今天校门口没有了滞留车辆,家长们即停即走。往年需要协调的临时停车区,今年全部转为考生专用通道。”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无数家庭从“过度守护”到“适度放手”的跨越。
“我们守在外面等反而是孩子的心理负担,所以我们说好了,我只管送来,他独立应考,我一会儿就回家准备午饭去。”考生家长王惠说道。今年,簇拥等考的状态发生了明显转变,多数家长从焦灼地等待、全家出动的“人海战术”转为放平心态的“暗中护航”。
“高考不仅是考生的事,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酒店为了做好高考护航工作,特设置了高考楼层,为考生提供鲜花、矿泉水和一次性用品等。”集宁区驿居酒店运营经理尚丽霞说,除此之外,高考期间为了保持安静的环境,酒店的会议室不对外开放,停车场还设置了禁止鸣笛的标识,酒店保安和前台24小时巡逻值班,只为给考生提供安静的备考环境。
平日里火热的茶饮店,已从昨日开始了静音守护。“高考对于每位学子都至关重要,高考期间为给每位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考试氛围,本店处于静默状态,关闭了店内外宣传语音,还为每位考生及陪考家长免费提供热水及休息区,助力高考。”位于集宁一中榆树湾校区的蜜雪冰城店负责人刘斌说道。
“考生们十年寒窗不容易,从昨日开始我们关闭了店内的音响设备、高音量设施,并引导店内顾客低分贝就餐,为高考保驾护航。”考场附近的鸿福烧烤店负责人刘志平说。
“小区里住着不少考生,高考是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我们小区正在装修的业主都默契停工了。”考场附近的小区业主聂女士表示,为了保持环境安静,高考这两天特意停止了装修。
“呼吁业主们对小区内的考生多一份关心、支持与爱护,助力他们顺利完成考试。”温情的提示在周边不断上演,商铺自发放缓卷帘门速度,路口的车辆不再鸣笛,连夜市摊主也关掉了喇叭,城市按下了“静音键”。
笃定前行赴考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历练,赴考路上有一群需要特殊关照的考生,对他们而言高考更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考试服务中心为考生们构筑起无微不至的保障网络,针对特殊群体考生,考点内由专门的考务人员对其进行全程引导,并特别开辟无障碍专用通道,考场外配备应急医疗箱。”乌兰察布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乔武说,不仅如此,考场内还给个别特殊群体考生单设考场,从考前全流程模拟到考中无缝衔接服务,用专业与温情为特殊群体的考生编织起守护之网。
“铃铃……”当铃声响起,家长们翘首以盼,目光中满含期盼,只见考生们步履轻松、面带笑容走出考场。第一天考试结束,考生们有喜悦挂在眉间之情,也有凝思奋起之势,不管结果怎样,他们都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过。
“前两门自己最担心的考试科目已拿下,后面的考试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不担心,比较轻松,接下来继续加油!”“不管考得好不好,我还是父母的宝,哈哈!”“今年的题型对我来说偏难,不过发挥得还是不错的。”“我不去想考得怎么样,就想知道回家我妈给我做的什么饭,呵呵!”……
一句句轻松的话语,一个个坚定的背影,赴考的考生们,他们提笔拼搏挥洒青春,合笔谈笑清风无恙。他们终将以智慧为墨,以汗水为纸,在高考的答卷上书写无愧于心的华章!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