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0日
●市民选购防晒产品本报记者 朱旭敏 摄
□本报记者 朱旭敏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全副武装”:穿着防晒衣、防晒袖,戴着防晒帽,打着防晒伞,戴着防紫外线墨镜、口罩,包里装着防晒霜、防晒喷雾。在“一白遮百丑”“防晒是抗老第一步”等理念影响下,市民日益重视防晒,但随之而来的是“过度防晒”引发的健康问题。过度防晒会导致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缺失,而维生素D严重缺乏会令骨骼的“营养素”——钙和磷减少,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不仅如此,维生素D缺乏对于整个神经系统都有一定影响,包括对睡眠、情绪、注意力等都会产生影响。
防晒市场“热浪”汹涌 儿童与女性成消费主力
“这款防晒衣具有防紫外线、透气速干等功能,我给女儿买了两件换着穿。”在某商场户外用品区,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6岁的女儿每天出门前都要“全副武装”——涂儿童专用防晒霜、穿防晒连体泳衣、戴防晒面罩。记者走访发现,像张女士这样注重儿童防晒的家长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儿童防晒”相关笔记数量超百万条,从婴儿推车防晒帘到幼儿防晒墨镜,各类“精致防护”装备层出不穷,不少家长热衷于为孩子配备齐全的防晒装备,力求全方位抵御紫外线伤害。
同样,女性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在某商场一家美妆集合店,导购员正热情地向顾客推荐某品牌“防晒全家桶”:“晨间用隔离防晒二合一的日霜,中午补涂防晒喷雾,晚上还要用专门的卸妆产品清洁防晒霜残留……”市民李佳坦言,她的化妆台被不同功效的防晒产品占据,通勤用SPF30+,爬山用SPF50+,海边还要叠加防水型防晒,总担心防护不到位。据该店的店长秦女士介绍,近期单价超300元的高端防晒产品销量比去年要多一倍,防晒步骤越复杂,消费者越觉得安心。
被“隔离”的阳光正在偷走健康
当人们用层层防护将自己与阳光“隔离”时,健康风险也随之而来。6岁的琪琪是妈妈眼中的“精致宝宝”,每天出门前,妈妈都会为她涂抹儿童防晒霜,戴上防晒面罩和太阳镜,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背阴处。然而,在近期体检中,琪琪妈妈冯女士发现孩子缺乏维生素D,骨密度检测显示其骨骼发育滞后于同龄人。“医生建议每天必须保证户外活动两小时,并且告诉我不能给孩子过度防晒,阳光照射严重不足会影响钙的吸收,进而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健康。以后会听取医生的建议,不会再给孩子过度防晒了。”冯女士说。
除了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过度防晒对儿童视力的潜在影响更需警惕。“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是公认的近视‘防护伞’,而自然光的强度是室内光照的数百倍,这种刺激对眼球发育至关重要。”朝聚眼科医院陈玉敬医生解释,若儿童因过度防晒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或在户外时佩戴墨镜、防晒面罩导致光线摄入不足,可能干扰眼球正视化进程,提高近视发生率。
按需选择防护方式 拒绝过度防晒
“防晒的本质是保护皮肤,而非完全隔绝阳光。”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皮肤科医生斯琴就如何在健康和防晒间找到平衡点这一问题表示,第一,根据紫外线强度灵活调整防护。可通过天气APP查看实时紫外线指数:指数≤3时,选择轻薄防晒产品或仅用硬防晒;指数≥5时,再加强防晒霜防护。例如阴天、室内环境下,无需反复补涂防晒,每天可安排10—20分钟裸露手臂、小腿等部位晒太阳,帮助合成维生素D。第二,避免“无效叠加”式防晒。部分消费者混用多种高倍数防晒产品,或层层叠加防晒、隔离、粉底,反而加重皮肤负担。日常通勤使用SPF30+防晒霜即可,叠加多层产品可能导致毛孔堵塞,引发痘痘、过敏等问题。第三,儿童防晒需“温柔适度”。6个月以下婴儿应以物理遮挡为主,避免使用防晒霜;低龄儿童优先选择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霜仅用于暴露部位(如脸部、手部),且需选用无酒精、无香料的温和配方。同时,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让孩子在阳光下适度奔跑,促进视力和骨骼健康发育。
“在追求美丽与健康的道路上,防晒固然重要,但过度防晒却可能适得其反。大家应理性看待防晒,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护方式,让阳光成为我们健康的助力,而非健康的‘隐形杀手’。不妨让防晒回归适度本质,给皮肤留一点呼吸的空间,给孩子留一片追逐阳光的天地,让健康与美丽,都能在阳光下自然生长。”斯琴说。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