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3日
●市民挑选驱蚊产品 本报记者 李梦娜 摄
●日化店中的驱蚊产品样式多、品类全
本报讯(记者 李梦娜)近日,随着气温节节攀升,蚊虫活动愈发频繁,驱蚊产品市场迎来销售旺季。记者走访集宁区多家超市、日化店发现,货架上的驱蚊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从传统的盘式蚊香、电热蚊香液、驱蚊花露水,到新兴的驱蚊手环、驱蚊贴等产品一应俱全,也让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时犯了难。
在集宁区维多利购物中心一家大型综合售卖店的日化用品区,前来挑选驱蚊产品的市民络绎不绝。货架上,各类驱蚊商品摆放得满满当当,不同品牌、不同剂型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夏天蚊子太多了,想挑一款效果好的驱蚊产品,但真不知道怎么选。”市民肖琳琳一手拿着驱蚊花露水,一手攥着驱蚊手环,满脸愁容。
“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产品品质,不少顾客都会询问成分安不安全、有没有相关认证。”该店店员徐娜拿起一款电热蚊香液介绍,“像这款产品,有农药登记证号,有效成分氯氟醚菊酯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很多老顾客回购,卖得特别好。”谈到驱蚊手环、驱蚊贴这类新兴产品,徐娜坦言:“它们胜在便携、气味清新,但驱蚊效果比不上传统产品,更适合短时间外出时应急使用。有些家长给孩子买,其实更多是求个心理安慰。”
针对市民在选购时的困惑,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给出了实用的“四看”选购法则。首先是看农药登记证号,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农药登记证号,也可登录农业农村部官网进行查询验证,没有登记证号的产品不要购买,其效果和安全性都难以保证。其次是看有效成分,常见且被国际公认安全有效的驱蚊成分有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柠檬桉叶油等,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成分的产品,例如,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高浓度避蚊胺产品,可优先选择驱蚊酯或羟哌酯成分的产品。对于其中成分含量,一般来说,驱蚊成分比例在10%以下相对更安全。在选择驱蚊产品时,还需结合使用场景和适用对象。室内环境可选用电热蚊香液或蚊香片,在户外活动,可选择含避蚊胺、驱蚊酯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喷雾,对于蚊虫密集的野外,可用除虫菊酯类喷雾,有婴幼儿和孕妇的家庭,优先选择物理驱蚊方式,如蚊帐、电蚊拍等,若使用化学驱蚊产品,要格外谨慎。
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消费者,购买驱蚊产品要选择正规渠道,保留好购物凭证。使用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避免不当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