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7日
(上接第一版)
文化的浸润,也在改写着当地人的生存图景。在阴山优麦特意为残障人士开发的生产线上,残疾人杨旭东熟练地封装着燕麦脆并用手语表达:“这份工作让我找回了尊严。”连续三年,阴山优麦向残障群体捐赠300余万元,让特殊群体同样感受到燕麦文化的温度。与此同时,阴山优麦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50万亩有机燕麦基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察右中旗宏盘乡二道沟口子村种植户老薛算了一笔账:“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每亩多赚200多元。不仅如此,我们还能用燕麦秸秆做手工艺品等文创产品,收入也很不错。”
如今,察右中旗各种燕麦秸秆手工艺品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燕麦文化小镇雏形逐步形成,连田埂上的风都开始传唱新的故事。
当研学游的孩子们触摸石磨的纹理,当电商包裹里的燕麦礼盒传递草原温度,这粒穿越千年的谷物,正化作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芯片”,扎根察右中旗的土壤,生长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枝丫,让乡村振兴不仅是土地上的丰收,也成为打造文旅产业新IP的有力探索。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