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不愁!乌兰察布集宁机场充电桩为绿色出行“续航”

2025年06月27日

●市民使用充电桩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本报记者 鲍娜 摄

本报讯(记者 鲍娜)“以前开新能源车来机场,最担心电量不够。要是附近找不到充电桩,可就麻烦了。现在机场有了充电桩,心里踏实多了!”6月26日,在乌兰察布集宁机场航站楼前停车场,市民李洪发边给车充电边对记者说。作为经常开车往返机场接送客户的新能源车主,此前“续航焦虑”一直困扰着他,如今充电桩的投用让他的出行更加轻松。

在乌兰察布集宁机场,全新投用的新能源车辆充电设备及配套设施完备。充电桩操作便捷,车主通过手机扫码,按照提示步骤即可完成充电,充电费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收取,清晰透明。前来充电的市民王军表示:“充电桩用起来方便,充电速度快,价格也合理,解决了来机场的后顾之忧。”

新能源汽车因环保、经济的特点日益受到市民欢迎,绿色出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发展中心了解到,机场此次集中配套建设20余套新能源充电桩,包含快充和慢充两种类型,既满足社会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也保障园区工作人员车辆使用,为旅客和员工的绿色出行提供支持,助力节能减排理念落实。

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管委会发展中心主任宋亚宁介绍,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中心与特来电新能源公司、平高集团科技公司等企业对接,最终促成内蒙古望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乌兰察布集宁机场充电桩建设。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严格遵守空防安全、消防安全要求组织施工,确保充电桩按期高质量投用。

宋亚宁表示,充电桩项目的落地,践行了“绿色机场”理念,满足了新能源车辆日常充电需求。目前的充电桩配置只是开端,后续将根据用电实际需求,持续增加充电桩数量,优化充电服务。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关注市民及旅客需求,改进服务品质与流程。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