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中旗:激活增产“新引擎” 铺就致富“快车道”

2025年07月01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郝勇君

近年来,察右中旗锚定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目标,以优良品种遴选为核心,筑牢种子质量根基,创新构建“多方服务点对点、院地共建提单产、麦薯轮作促增收”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为粮油产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能,奋力书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时代答卷。

“气象护航+科技下沉”织密服务保障网——

面对倒春寒、大风、冰雹等频发的灾害性天气,察右中旗气象部门率先行动,对全旗气象站点开展“地毯式”巡检维护,确保监测设备全年稳定运行、数据精准传输。针对区域气候差异,气象专家团队24小时动态分析天气形势,通过“察右中旗气象服务”公众号,以图文、视频等形式,精准推送灾害预警信息,明确影响时段、区域范围、灾害强度,并提供详尽防御指南。与此同时,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结合墒情变化、降水数据、病虫害动态及作物长势,“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调控水肥、精准开展病虫害防治,以精细化服务为粮油作物生长保驾护航,抢占单产提升先机。

“院地携手+示范引领”破解技术发展瓶颈——

察右中旗积极搭建合作桥梁,推动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内蒙古农科院深度合作,聚焦试验示范、良种良法推广、水肥一体化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普及、农机农艺融合等关键领域,开展以马铃薯为主的单产提升“院地共建”行动。双方集中科研力量,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为粮油增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同时,定期组织优良品种现场观摩、“看禾选种”活动及专业技术培训,立足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紧扣市场需求,加速推动品种更新换代。在察右中保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内,工人们熟练地进行马铃薯切种、拌种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树平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年种植的1800多亩麦肯和800多亩太和9号马铃薯,抗病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市场认可度高。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多部门的贴心服务,丰收增收十拿九稳。”

“轮作倒茬+规模经营”激发土地增产潜力——

选种、播种、田管、收获固然关键,“轮作倒茬”同样是实现增收的重要法宝。近年来,察右中旗通过科学试验与实践探索,大力推广麦薯轮作种植模式。小麦与马铃薯在茬口和养分利用上形成优势互补,不仅显著降低马铃薯土传病害及其他病虫害发生率,还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单产增长。双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丰介绍道:“今年我们800多亩马铃薯全部采用麦茬种植,还带动周边1500多亩地块实现‘麦薯接力’。通过联合采购农资、全程机械化作业,加上内蒙古农科院专家团队和市区两级科技人员的全程指导,预计今年马铃薯亩产能突破4500公斤,较往年增产100公斤以上!”

未来,察右中旗将持续深化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强化科技赋能与示范引领,在良种推广、技术集成、主体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碗”盛满更多优质“察右中旗粮”。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