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志愿者认真清理垃圾 本报记者 李梦娜 摄
本报讯(记者 李梦娜)当晨光铺满街巷,集宁区虎山街道的社区服务已悄然启动;夜幕降临时,社区工作者的关怀仍在延续。一个个贴近民生的服务项目,正以多样化的形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不断升级。
“以前这片公共区域总有烟头、塑料袋,现在干干净净,孩子来玩更放心了。”看着整治后焕然一新的环境,百旺社区居民李翠梅忍不住点赞。近日,百旺社区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大家手持扫帚、夹子等工具,穿梭在绿化带间,弯腰捡拾树坑里的烟头,仔细清理草坪中的废纸,分工协作整治环境。志愿者还向过往居民发放50余份环保宣传单,号召居民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环境美了,住着更舒心,下次活动我也报名参加。”居民王瑞接过传单时说。
同一天,工农路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残疾居民家庭。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与居民拉家常,询问生活需求,记录困难,并对家中电线、燃气管道进行安全检查。长期受社区帮助的居民陈慧芳感动地说:“社区总惦记着我们,有困难打电话就来,心里特别暖。”此次走访摸清了辖区残疾人家庭实际情况,为后续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在建设街社区,高龄老人认证工作有序开展。“大娘,您对着手机眨眨眼,认证就完成了。”社区工作人员李茹清耐心指导老年居民使用“内蒙古民政通”小程序。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提供上门服务。82岁的李怀禄因腿脚不便无法出门,工作人员上门几分钟就帮他完成认证。“不用出门在家就能办好,社区服务太贴心了。”李怀禄称赞道。据介绍,为确保新旧认证系统平稳过渡,建设街社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提升高龄津贴领取便捷性。
环境整治提升居住品质,从关怀特殊群体传递温暖,到便民服务优化生活体验,虎山街道各社区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承诺。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社区服务,让幸福在家门口触手可及。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