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张蓉 赵斌
在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丰镇市新城区街道迎宾社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机制,编织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画卷。今年以来,迎宾社区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动的生动实践,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力量如百川归海,汇聚于社区治理的伟大事业中,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动人景象。
构建责任体系,织密组织覆盖网——
迎宾社区党支部匠心独具,构建起“社区党组织+报到单位党组织”双向联系机制,这一机制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将社区与报到单位紧密相连。双方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让合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定期召开的党建联席会议,成为智慧碰撞的舞台,在职党员与社区党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探索党群活动、志愿服务和小区治理等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社区党组织如同细心的织工,认真梳理报到党员的信息,根据党员的专业特长、服务意愿以及社区的实际需求,精心拟定党员社区服务岗位。这一精准匹配的举措,让在职党员精准入网,实现了服务岗位、工作能力与社区需求的完美对接。目前,已有233名在职党员完成报到,如同散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火种,等待着为社区治理燃烧自己的热情。
创新实践载体,搭建作用发挥平台——
迎宾社区推行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模式,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居民的心田。“板凳议事”“微心愿”墙等特色项目的设置,让居民群众有了表达诉求的便捷渠道。居民的问题和需求通过这些渠道传递到社区,社区设立的《党员认领解决问题清单》则成为党员主动服务的“指南针”。例如,当有居民反映地下室进水问题时,派出所双报到党员王同志闻风而动,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公司,并一同投入到抽水工作中,迅速解决了居民的难题。通过“三单联动”模式,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党员从“被动履职”华丽转身为“主动服务”,居民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
激活“双报告”机制,提升“双服务”效果——
迎宾社区深知,基层治理的温度在于细节,在于为居民解决一件件看似微小却关乎民生的“小事”。通过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机制,社区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如今,居民满意度高达98.5%,这一数字的背后,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们的辛勤付出。同时,迎宾社区党支部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这是对其工作的高度肯定。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