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线”串起多元共治“幸福链”——察右后旗蓝天社区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25年07月03日

(上接第一版)清理楼道堆积的杂物、维修损坏的公共设施、开展政策宣传……社区里有啥大事小情,准有他们忙前忙后的身影。

“党建‘红线’串起了多元共治的‘幸福链’。”胡艳英介绍,三年来,蓝天社区各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调解活动60余次,排查化解邻里矛盾15件;利用社区LED电子大屏、小喇叭等宣传文明礼仪、科普法治、文明出行、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内容,形成了全范围、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矩阵;定期上门服务高龄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在一次次服务中,居民从“旁观者”悄然变为“主人翁”,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民生为本筑幸福

走进蓝天郦景小区,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曾经斑驳的楼体披上了温暖的红白色“新衣”,杂乱的“空中蜘蛛网”线缆已不见踪影,新规划的停车位整齐划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阅读室的书籍被翻得卷了边,文体活动室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氛围。

“文明创建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变化。”胡艳英说。近年来,蓝天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资源,推动文明创建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居民武珍曾为假期孩子无人看管而发愁。2023年,蓝天社区依托“石榴籽公益大讲堂”组建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双职工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民族团结宣讲、安全教育及趣味游戏活动服务,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现在上班安心多了。”武珍感慨道。

在解决其他民生痛点方面,蓝天社区同样下足功夫。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飞线充电等问题,社区新建了28个智能充电桩和6处共享车棚,改造停车位120余个。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社区打造了画室、读书吧、写字区、多功能室、舞蹈室、棋牌室、儿童乐园等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设立了“暖心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休息、充电、饮水等服务。

“现在办事更方便了,环境更美了,生活更有温度了。”这是如今蓝天社区居民共同的感受。从楼体改造到飞线整治,从停车位规划到特色服务开展,社区用一件件实事好事,让文明创建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这里,文明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

谈及未来规划,胡艳英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深化服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引导更多居民投身志愿服务,共建共享文明家园,让文明成为社区最亮丽的底色。”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