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严禁违规吃喝 筑牢纪律防线

2025年07月04日

□本报记者 卢济安 通讯员 曲潇庭

近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纠治违规吃喝顽瘴痼疾,凉城县动真格、出重拳,召开全县严禁违规吃喝集体谈心谈话会,明确“底线”,狠抓“四不准”,严格贯彻落实整治违规吃喝“7个方面”重点任务,不断加固纪律堤坝,有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以铁的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严守纪律底线,明确“四不准”要求

——不准“乱吃”,坚守原则底线。凉城县明确规定,非公务活动一律禁止聚餐。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与管理服务对象之间,非公务活动均不准组织或参与聚餐。公务接待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备案、清单管理”制度,无公函不接待,一函多餐不报销,超出标准的将严格追究“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从源头上杜绝违规吃喝行为的发生,确保公务接待规范、透明、合规。

——不准“乱喝”,严守纪律红线。工作日期间,凉城县全面禁酒。从周日夜间12点之后,一直到周五夜间12点之前,全县干部职工一律不得饮酒。即使在节假日值班、出差等从事公务活动期间,也严格禁止饮酒。这一规定旨在杜绝因饮酒可能引发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确保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履行职责,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不准“乱请”,倡导廉洁新风。婚丧喜庆事宜一律要求简办。领导干部子女升学、生日庆典等活动,一律禁止“办宴、收礼”。婚丧嫁娶事宜也必须从简办理,并提前报备,严禁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参加。对于违规收受的红包,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切实杜绝借婚丧喜庆之名敛财的不良风气,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不准“乱报”,强化财务监管。财务报销环节,凉城县坚持从严管理。严禁违反财经纪律,以虚列开支、变相套取等手段报销违规吃喝费用。对于敢于造假的行为,将严肃查处,做到“连财务带领导一起查”,确保财务报销真实、合法、合规,从经济源头上斩断违规吃喝的利益链。

强化监督执纪,确保“四不准”落地生根

——自查自纠动真格。凉城县要求所有单位围绕“7个方面”重点任务进行全面排查起底。各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不留死角、不留隐患。通过自查自纠,各单位进一步强化了纪律意识,规范了内部管理,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督查检查动真格。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牵头组建“清风督查队”,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以及“两办”督查室中抽调人员,每周开展一轮次滚动式“突击查”。督查队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做到抓几个现行、抓几个典型,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震慑,确保“四不准”要求落到实处。

加强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及时传达学习。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凉城县及时传达下发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通知等文件。工作专班以电话通知方式,督促88个党组织及时开展文件传达学习。各级党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研讨、“三会一课”交流研讨、谈心谈话等方式,确保每名党员干部都知晓并对照违规吃喝“7个方面”的问题,开展深入的问题查摆,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强化以案示警。凉城县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凉城干部违规饮酒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等“身边事”,对全县干部、党员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使其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同时,组织观看《狠杀违规吃喝歪风》《一屏之隔》等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200多次,召开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显著增强了警示教育的力度和效果,筑牢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通过“四不准”严禁违规吃喝,凉城县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严格的监督,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大力纠治违规吃喝顽瘴痼疾,有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全县上下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持续改进,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