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旅客出站 本报记者 鲍娜 摄
●旅客排队检票本报记者 鲍娜 摄
本报讯(记者 鲍娜)7月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正式拉开帷幕。记者从集宁车站了解到,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车站围绕运输组织、安全保障、服务优化等多方面提前部署,通过增开列车、强化现场引导、推出便民服务等措施,全力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
清晨9点,集宁南站售票大厅已人头攒动。自助售票机前,旅客们有序排队购票、取票,屏幕前不时传来“滴”的扫码声;人工售票窗口前,队伍蜿蜒却秩序井然。68岁的张大爷握着身份证,对着自助售票机犯难,车站工作人员王浩见状立即上前:“大爷,我帮您操作,您要去哪儿?”在王浩的指导下,张大爷顺利取到车票,笑着感慨:“有你们帮忙,真是方便多了!”
候车大厅内,空调送出阵阵凉风,旅客们或低头刷手机,或与同行者轻声交谈。检票口上方的电子屏实时更新车次信息,每当检票提示广播响起,手持喇叭的工作人员便穿梭在人群中,用清晰的提醒声引导旅客:“乘坐Z338次列车的旅客,请前往3号检票口排队!”队伍中的学生小李正和同学讨论旅行计划:“暑假和朋友约好去北京玩,没想到现在购票、进站这么顺畅。”
在乌兰察布站,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停靠站台。车门打开后,下车旅客拖着行李箱有序走出车厢,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安全线旁,一边引导旅客朝出站口方向行走,一边反复提示:“请注意脚下台阶,看好随身行李!”另一边,即将上车的旅客们按照地标指示排成队列,列车员手持检票终端,仔细核对每一张车票:“请您拿好车票,注意脚下安全。”
乌兰察布站站长牛艳丽介绍,今年暑运客流呈现旅游流、学生流、探亲流、商务流叠加的特点,其中发往北京、大同的旅游客流尤为集中。为满足出行需求,铁路部门统筹安排11对直通临时旅客列车,线路覆盖京哈、白阿等干线。其中有5对经停集宁车站,包括清河(北京北)~包头D4015/6次夜间动车组临客;呼和浩特东~大同南D4802/3、D4804/1次直通动车组临客;长春~呼和浩特K4558/5、K4556/7次,乌兰浩特(白城)~呼和浩特东K4686/3、K4684/5次,海拉尔~呼和浩特东K4966/3、K4964/5次等普速临客。据预测,集宁车站暑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88.3万人次,日均发送1.42万人次,单日最高峰将达1.7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
“暑运期间,集宁车站将动态监测客流变化。”牛艳丽表示,集宁车站将在高峰时段增派安检人员,通过“分区候车”“分段放行”等措施疏导聚集客流。针对学生群体,集宁车站不仅开通购票预约通道,还运用候补锁、区间限售等技术手段,保障购票公平性;同时延续“爱心预约”服务,为重点旅客提供进站、候车、乘车“一站式”帮扶。此外,集宁车站计划在候车区增设临时饮水点、充电设施,并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出行咨询、行李搬运等服务,让旅客的暑运旅途更舒心、更温暖。
[手机扫一扫]